返回第0196章 历代北伐得失(第1/2页)  南明之绍武大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面,朱聿鐭和堵胤锡每天都关在书房之中,堵胤锡将历朝历代的北伐方略都一一讲述给朱聿鐭听,如祖逖北伐(公元320年)、褚裒北伐(公元349年)、殷浩北伐(公元353年)、桓温北伐(公元354年、356年、369年)、谢万北伐(公元359年)、谢玄北伐(公元384年)、刘裕北伐(公元409年、416年)、刘宋元嘉北伐(公元430年、450年、452年)、萧衍北伐(公元505年)、吴明彻北伐(公元573年、577年)、南宋张浚北伐(公元1136年)、岳飞北伐(公元1140年)、端平北伐(公元1234年),当然,讲得最多的还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次成功的北伐,那就是大明的徐达和常遇春北伐。

    朱聿鐭问道:;仲缄啊,你说说,为什么所有的北伐谁都失败了,独独只有太祖皇帝的北伐成功了呢?如果说祖逖、褚裒武略不行,所以北伐失败,那还说得过去,可是刘裕、岳飞都是当世一等一的名将,都是武略超群之人,为什么他们的北伐也没有成功呢?

    堵胤锡道:;我朝太祖武德皇帝,英明神武……

    ;说人话。

    ;人话?

    ;不要歌功颂德,说些实实在在的东西。

    堵胤锡微微一笑,道:;唐王殿下,我太祖武德皇帝北伐能够成功,第一,北伐时机得当。根据当时的形势,南方除了四川、云贵,均已是我大明疆土,有了稳定的大后方,无论是人力物力,皆可充足的供给北伐大军;第二,北伐方略得当。其时,鄂国公(常遇春)提出以百战精兵,直取元大都,而后分兵扫荡,其他城池可不占而下,太祖皇帝却以为大都为辽、金、元三代都城,经营数百年,城高池深,难以一举攻下,一旦屯兵坚城之下,元军援兵四集,后方补给线再被切断,进不能进,退不能退,那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故而提出了先去枝叶——先取山东,撤出大都的屏障,再回师河南,剪掉它的羽翼,夺取潼关,占据它的门槛,如此一来天下形势尽入我之掌控之中;然后再挖老根——这个时候进军大都,元朝势孤援绝,可不战而下,待破了大都以后,再挥师进入山西、陕西和甘肃,可席卷而下。

    朱聿鐭问道:;太祖北伐成功就这两个原因吗?

    堵胤锡拱手道:;恕卑职才疏学浅,所知道的就此二因。

    朱聿鐭微微摇头:;我觉得在选择北伐的时机上,仅仅只是我大明有了稳定的大后方还不足以让太祖下定决心北伐,我记得当时太祖皇帝正派兵在南征福建、两广,如果仅仅是因为后方稳定,太祖就北伐,这是两线作战,不科学啊。

    ;科学?何为科学?

    ;就是不符合用兵的常理。

    ;请殿下赐教,还有什么原因让太祖皇帝毅然决然的北伐。

    朱聿鐭道:;比如当时的元廷有没有内斗?就似今天我们大明一般,我在前面打南京,马进忠和李成栋都是朱由榔的部下,他们却在偷袭我的后路。

    堵胤锡恍然大悟道:;有,殿下,还别说,真有。

    ;什么内斗?

    堵胤锡道:;元廷的关中四将李思齐、张良弼、孔兴、脱列伯四将在关中会盟,山西扩廓帖木儿攻打陕西,两军打了一年,元顺帝几次下诏,让他们停止内战,可是扩廓帖木儿却全然不听。元顺帝嫉恨扩廓帖木儿不听号令,想方设法的想削去扩廓帖木儿的兵权,于是就分化瓦解了扩廓帖木儿麾下的悍将貊高背叛扩廓帖木儿,使得元军的军力相互抵消。

    ;这就对了。朱聿鐭忽然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