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4章 火铳膛线, 宋应星的发明!(第1/2页)  开局逆天系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你就是工科应试举子宋应星?”

    东厂督主曹正淳问道。

    “草民正是。”

    宋应星急忙站起来躬身回礼道

    虽然按照大明祖制,有功名的书生可以见官不拜,但是也要分情况。

    特别是曹正淳现在一身的内廷大珰蟒袍,再加上久居上位的气势,一看就是二十四衙门的重要人物。

    像这样能量滔天的大太监,别说他一个小小的举人,就是知府、布政使也要笑脸相迎。

    看着毕恭毕敬的宋应星,曹正淳也一脸玩味地打量着他。

    身为东厂督主,负责大明天子安全的厂卫高手,对于这些要觐见天子的人的背景资料自然要调查地一清二楚。

    宋应星也不例外。

    根据东厂番子的奏报,这个宋应星是万历年间生人,到现在已经接近六十岁了。

    万历四十三年参加江南乡试的时候,高中第三,和名列第六的亲哥哥一起考中了举人,被称为“奉新二宋”,传为一时佳话。

    但是宋家兄弟的好运也就到此为止了。

    从万历年间一直到思宗皇帝初年,宋家兄弟连续参加了六次科举,次次名落孙山。

    心灰意冷的两兄弟决定再不参加科举。

    他的哥哥开始在家做了个富家翁,每日游山玩水,耕读传家。

    而宋应星则越发痴迷于旁门左道奇巧淫技。

    不过陛下改革了大明的科举和教育制度以后,这个已经年逾花甲的老头儿居然好像突然开了窍一样,一路过五关斩六将,从小学一路直升太学直到毕业顺利参加科举。

    而且还蒙工部尚书赵士桢青睐,居然将他改进的火铳敬献给了万岁爷,获得了面圣的资格。

    要不是曹正淳对赵士桢知根知底,恐怕都要以为这个宋应星和他有什么亲戚关系了。

    这个老头儿,到底走了什么狗屎运。

    “随咱家来。记住!见了万岁爷以后,务必要恭谨有礼,听懂了吗?”

    曹正淳一边在前面带路,一边吩咐道。

    “草民明白了。”

    宋应星唯唯诺诺地点头说道。

    ……

    乾清宫内,朱慈烺正翻阅这西厂搜集上来的《天工开物》。

    这本书不愧被西洋人誉为“九州十七世纪的百科全书”,包罗万象,无所不有。

    朱慈烺大致翻阅了一下,《天工开物》全书收录了农业、手工业、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

    最有意思的是,宋应星居然很认真地给每一个生产技术都配上了工程图和原理图并且描绘了生产流程。

    除了这些之外,宋应星还把自己对于自然科学的一些认知写在了《天工开物》里面。

    比如朱慈烺就在里面找到了他关于能量守恒和质量守恒的描述。

    这比欧罗巴人发现这两条科学规律可是要早了几十年。

    这让朱慈烺甚至产生了一个错觉,那就是如果日月朝不被东虏推翻,那么汉人文明很可能比欧罗巴人更早进入近代科学时期。

    不过真实历史上,这本《天工开物》和宋家兄弟的命运一样悲惨。

    兄长宋应升在日月朝被灭后自杀殉国。

    宋应星则隐居乡间,并且吩咐自己的子孙后代不准参加东虏的科举,也不准做东虏的官。

    以至于到了康熙年间,整个宋家因为穷困绝嗣。

    而《天工开物》也也因为东虏在这本书上发现了“东虏八丑”四个字被列为禁书。

    但是《天工开物》命不该绝,无意之中流传到了晋国,并且在明治维新的时候被当时的倭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