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12章 萧玚山道遇神将 护法韦陀退贼兵(第2/4页)  隋风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去后,急忙吩咐车夫将车马打横过来加上车身和驭马长度刚好将整条山路堵住,这时追兵已经近在咫尺了。就这一瞬间,连同车夫和几名护卫家将身上已经连中数箭,死在路中。随同萧玚奔命而逃的护卫更加寥寥了。

    就在危机时刻,山路上却转出几名挑担束发的道士,其中,走在前面手持佛尘的俨然是个颇有身份的道长。

    萧玚见了,也不管其他的了,只顾大叫道:“道长救我”

    话说这九峰山,自古便是一座道教仙山。山中群峰中分布着大大小小十余座仙观,每座观中都有着虔诚修道之人,常年累月伴随着九峰山的山物灵气,日月精华修行。

    在诸多道观中,以九阳观为最大,观中道士最多,也是接纳挂单居士最多的道观。在灾荒年节,观中也不时接纳一些逃难百姓。

    开皇初年,这九阳观中便迎来了逃难到观中的母子二人。母亲多病不能养活年仅9岁的儿子,便将其子托付在观中拜了一烧火道长为师,其后母亲病死。便由这烧火道长抚养其子至今。

    此子本家姓秦,但无大名。又顽劣不堪缺少礼教,观中道众但凡有事便将其呼来唤去的当做使唤傻子佣人一般。其师火头道人便顺势为其起名为秦佣,自觉“佣”字不好听,便改作“用”字,从此此子便有了自己的名字了,也跟这火头道长亲近的如同父子一般。

    这秦用老实本分,平时寡言少语只知干活,却生得力大如牛,打水挑柴从不言累。火头道长见他底子不错,便时常教他一些练气之法,这秦用对修道全无兴趣,却对练气习武独有情钟,平时间一条挑柴的扁担在他手中舞的虎虎生风。这火头道长原本也是半道皈依,之前也是一名前朝武将,使得一手好棍法,见这秦用会使扁担乱舞,便将一套军中棍法传授与他。秦用别的学不会,学这军中实用的棍法倒是驾轻就熟般,并在火头道长的指点下融合了自己独创的扁担技法后,竟然使手中一条棍威力大增,一条大棍舞动起来百人莫能近身。随着年岁的增长,观中师兄弟们便再不敢欺负他了。

    一晃在九阳观中便过了5年,秦用也长到了14岁了。身子骨长得如成人一般高大,也越发结实壮硕,再在观中烧火便白费了一身力气了。火头道长便时常将他带在身边,陪同下山到附近的集镇上采买些观中道士的日常用度。不管多少都由秦用负责肩挑背扛的驮上山来,他也不觉累。

    这日,火头道长正带着秦用等4、5个小道士下山采办,转过弯便看见前方有不少人在厮杀。火头道长原本就是军官武将,岂能不识的眼前场景。眼见得便是流匪山贼在追杀官家眷属,如何能不管?

    正好又听得事主在喊“救命”,火头道长便对身后的秦用说道:“秦用可敢去挡住那些蒙面贼匪,救下前面一众良善?”

    秦用二话不说,从肩上取下自己特有的长扁担,虎里虎气的回道:“师傅,这有何不敢的,这官道不宽,徒弟就用一根扁担便能挡住追兵,救下这一家官人。”

    说话当口,萧玚飞马已至近前。

    “你是何处官家?为何到此?”火头道长上前问道。

    “吾乃梁国王子义安王萧玚是也,车仗中乃是家母和妹子,因上京面圣途径九峰山下,遇着一伙歹徒行劫,望仙长救我一救。”

    “且上山暂避,流寇由我等抵挡,快!”火头道长闪到一边,放开大路。萧玚快马一鞭,从众道士身边疾驰而过,身后两辆车仗及剩余护卫也依次全都过去了。

    由打横的车仗暂时阻住道路的杨玄感等将驭马赶顺之后,再次追了过来,眼看就到众道士眼前。

    “师傅,让某去阻他。”说罢,秦用手持扁担跳到大路当中站立。

    这时,就见杨玄感手下一亲卫一马当先而来,见路中站一满头黄毛,凹鼻塌眉,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