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5章 北伐军议(第1/2页)  我老爹是郑成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657年(明永历十一年、清顺治十四年)五月,郑锦刚返回大员不久,便得知了老爹郑成功传令准备北征的消息,并重颁了十条禁令:

    不准奸淫、掳掠妇女,不许擅毁民房,不准掳掠男子为伙兵,沿海归顺地方不准混抢,不许掳掠、宰杀耕牛,不许借坐给牌商船……

    若有违十禁令者,本犯枭首传示,将领连罪不贷!

    没错,郑成功的北伐,便是自1657年开始的,前后一共有三次,头两次都是虎头蛇尾,没闹出多少动静来,

    第三次倒是闹得天下震动,可惜最后却功亏一篑……

    5月9日,有军令自厦门而来,召郑锦回去参加军议,

    如此郑重其事的特意召郑锦去参加军议,还是头一回遇到!

    郑锦刚穿越来那会,军议之事他连何时召开都不知,就更不用说参加了,根本就没有在乎他。

    之后郑锦也参加了几次军议,但都是他刚好在厦门,赶巧了,就去露个脸,很少有说话的机会,

    而他若是不在厦门,那边的事情便基本与他无关了……

    十四日,思明州(厦门)演武厅内,已济济一堂,甚至连陈永华、刘国轩等人也都召了回来列席期中。

    郑锦的位置在郑成功与文武众臣之间,斜斜的对着众人,

    这个位置郑袭也坐过,但现在郑袭却只能坐到臣子那一排去了。

    郑锦扫了一眼文武众臣,末席那些姑且不论,坐在前面的也多了许多陌生的面孔。

    其中一个长得甚是魁梧高大,原名叫做;把成功,是之前据守舟山城的清军副将(把成功是蒙古族人,姓氏译音,《海上见闻录》写作巴成功,亦可)。

    1655年甘辉率军北上时,把成功主动献出了舟山城,令郑军短暂的收复了舟山群岛这一战略要地,

    郑成功大为高兴,改其名为把臣兴,授骁骑将军印管镇事。

    另外还有一人,此时就坐在甘辉的下手,姓马名信,原是清廷的台州副将,

    台州地处浙江中部沿海,东濒东海,北靠绍兴、宁波二府,南邻温州,西与金华府和处州毗邻,依山面海,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当甘辉率军北上时,马信便派使者李国宝至军中接洽反正事宜,

    到1656年正月十二日,郑成功派忠振伯洪旭率战船三百余艘进至台州港,这日夜间,马信借口;海贼临城,请议堵剿,

    待文武官员到齐后,马信喝令把兵巡道傅梦吁、知府刘应科、通判李一盛、临海知县徐钰等逮捕。

    次日,马信开狱政囚,除将尚未建成的战舰烧毁外,带领部下兵马四百余名、家眷和府、县库存钱粮、兵器弃城乘船来归。

    郑成功大喜,立即委以重任,授予马信挂征虏将军印、管中权镇事,

    此外还有这两年来附的李必、王戎等人,也都特别优遇,

    原因是这些北方将领带来一批擅长骑射、惯于陆战的军队,正可弥补郑军的不足。

    这和清廷的致力争取擅长海战的施琅、苏利、许龙等人,是同一个道理……

    郑成功召开军议,喜欢直来直去,毫不拖泥带水,

    他先传达了北伐之令,随后让谋士潘庚钟展开地图,给各军将布下任务,有的留下防守,有的随军出征,有的筹集粮秣。

    郑锦分的任务,是统率本部兵马随军北征,看来他这几年的努力还是没有白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