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6章 蔗糖、盔甲(第1/2页)  我老爹是郑成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三月,郑锦从舟山返回了大员,

    此时各地都忙于春耕,倒是暂时的出现了和平的局面,但就算瞎子也知道,这不过是暴风雨前夕的平静罢了。

    乘着这难得的空闲,郑锦也走到各田间视察春耕的情况,

    他首先去的是北港,那里现在种植了五万亩甘蔗,是目前最重要的蔗糖生产基地,神木制糖厂已在那开设了分厂,免得还要来回运甘蔗。

    现在的蔗糖厂,早就更新换代了设施,榨辘由原来的木头换成了铁质的,并且有许多水力机械,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还节省了许多人力。

    现在各制糖厂不仅能生产红糖、白糖,还能产出品质更高的冰糖。

    白糖是从红糖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呈沙砾状,而冰糖又是从白糖进一步提炼、结晶后形成获得了,呈冰块状。

    质量好的冰糖,呈均匀的清白色或黄色,半透明,有结晶体光泽,质地纯甜,有润肺止咳的作用,价钱自然比白糖要贵上不少。

    要出好的雪糖,关键是用水要甘洌、周遭要清爽,因此灶口、烟囱什么的要修在外面,各处制糖厂都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很是下了些血本。

    幸好有付出才有回报,大员长处的冰糖品质极佳,也不需拉去南洋卖,弄到厦门便被抢疯了,其中又以葡萄牙人卖走了最多。

    所以最近阿方索是三天两头的就往大员跑,热情得很……

    郑锦之所以这么重视甘蔗的种植,是因为目前糖类销售已是他除了挖金矿外,最赚钱的行当了,且前景很大。

    以前占据了糖类市场半壁江山的是雷州、高州、廉州三地,但那三个地方曾被李定国攻占过,随后又被清兵夺了去,

    战乱一生,最终遭殃的还是百姓,三州很多糖寮都破产了,因此糖市便出现了短暂的空白期。

    欧洲的商人这两年都只能退而求其次,购买南洋一带的蔗糖,但品质与雷、高、廉三地产的差了一个档次。

    现在那三州的蔗糖生产,也处在逐步恢复中,郑锦得抓紧时间扩大产能,好从中分得一杯羹。

    而且制糖后的甘蔗渣,还能用来酿酒,无论是海军部,还是民间,需求量同样很大。

    从北港回来后,郑锦又视察了各地的农作物种植情况,

    目前郑锦让人种得最多的是水稻、土豆、红薯三种农作物,红薯的面积相对要少一些。

    大员水稻的亩产在2~3石,进鸟粪石施肥的普遍能达到3石每亩,

    土豆、红薯亩产能达6~8石,不过红薯的生长期一般要三四个月,几乎跟水稻差不多,

    而土豆的生长期较短,早熟的六十天,也就是两个月就能收获了,与红薯比整整缩短了一半的时间。

    土豆传入欧洲后,迅速成为主食之一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但红薯的种植也有有点,它比土豆更好养活,种上后基本淋一次水、中间除一次草就不用再理会了,很适合种在那些刚开垦出来的旱地上……

    这一日,从琼州府来了大概七八艘沙船,上面载满了铁矿石。

    郑锦已得知顾炎武、郭槐他们在琼州干得很不错,这几月都是如火如荼,已经开始恢复那里的铁矿生产。

    看着船上的几船铁矿,郑锦的心情一片大好,攻占琼州府的好处初步显现了出来。

    就大员这边那几个品质糟糕的小铁矿,他早就看不顺眼了!

    有了琼州铁矿来源后,一些郑锦搁置了许久是事也可以提上日程了,

    比如…&h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