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9章 意外之喜(第1/2页)  我老爹是郑成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定国把永历帝从孙可望控制下的安龙迎接到云南昆明,从维护抗清事业的大旗而言,自然应当肯定。

    然而,不能不看到李定国的原意是会合郑成功收复广东全省后再考虑移跸事宜。

    李定国兵败新会,原来的计划破灭,只有凭借本部兵力冒险突入安龙,把永历君臣护送入滇。

    这一重大措施虽侥幸成功,但是李定国部主力经贵州转入云南,他长期经营的广西必然落入清方之手。

    1656年二月,清两广总督李率泰奏报,满清利用定国主力转移,广西明军势单力薄的机会,由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继茂统领广东兵马会合湖南(经略洪承畴部)、广西(原定藩线国安部)官兵迅速向广西推进。

    清军一路攻伐顺畅,不久后,南明被迫放弃广西大部州县。

    因为孙可望有不臣之心,李定国陷入顾此失彼的境地。

    就后果而言,首先是永历朝廷同广东义师的联络被切断,闽浙沿海抗清武装经海路入粤的通道也极难利用,形成东西呼应不灵、各自为战的被动格局。

    其次,广西大部分州县的易手,为清方后来三路进攻贵州、云南制造了更有利的态势。

    由此可见,孙可望的专横跋扈,使南明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正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自1644年以来,每次南明陷入内斗时,宗会让满清最后获得天大的好处,这次想来也不会例外……

    经潘庚钟从中帮忙说事,又得知广西被清军所占后,郑成功果然同意了郑锦出兵琼州府的提议,

    但因福建这边本来就战事吃紧,郑成功并不会派给郑锦一兵一卒,还突然给他指定了一门婚事,要他在年满十八岁后娶原兵部尚书唐显悦的孙女为正妻,

    郑锦得知这消息后,顿时目瞪口呆,

    唐显悦的孙女历史上确实是郑经的正妻,但那是在十九岁时娶的,没想到现在这么早就顶了下来,

    想来这都是琼州府一事引发的后果,海述祖要想将他小女儿嫁给郑锦,就只能做小的了。

    看来郑成功确实是不大看得上海家,海述祖虽然名义上是海瑞之后,但无官无职,还没任何名望,就是一介商人,

    相反,唐显悦乃天启二年(1622)的进士出身,历任南京户部主事、南京户科给事中,

    随后升四川副使,出知襄阳府,累官岭南巡道。

    明亡后,唐显悦参与拥立隆武帝,先后任兵部右侍郎、兵部尚书,

    辞官之后,唐显悦现隐居在厦门云顶岩,著书立说,是福建士林中的泰斗人物,颇具影响力。

    不管是出于门当户对,还是想要笼络福建士子的考虑,郑成功当然更倾向于这门婚事了,自始至终都没问过郑锦一句。

    郑锦郁闷之下,找人打听了一下,才知唐显悦的孙女现年才十一岁,四年后也才十五而已!

    郑锦差点一口老血吐出来。

    虽然私立糊涂的就被敲定了婚姻大事,但事情还是得继续推行下来。

    郑锦回到神木县不久,见秋高气爽,气温有所降低,便开始让陆军部开战既定计划,四处出击,扫荡台湾北部的土著部落。

    根据荷兰人的估计,目前全台大概有十几万土著,大都分布在南部地区,北边的土著还是相对较少的。

    此前之所以一直没有大规模出兵征剿,一是兵力有所不足,二是还不熟悉地形,

    但现在这两点难处都已不成问题,既摸清了整个台湾北部的土著分布情况,军队又火力充足,训练多时,

    接下来的两个月里,陆军部也不需再搞偷袭什么的,直接火枪加大炮平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