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3章 要紧之事(第1/2页)  我老爹是郑成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刘国轩找到郑锦,说是邀请郑锦去赴他义父的晚宴,

    郑锦满脸疑惑的问:;你义父是谁?

    刘国轩道:;乃工官主事冯澄世。

    冯澄世,字亨臣,福建晋江人,隆武年(1645)举人,未人有机略,甚得郑成功看重,

    冯澄世初用为参军,1655年郑成功方便施政,设置六官及察言、承宣、审理等官,冯澄世便转任工官主事之职,算是文官中的权重人物。

    去年郑锦保举刘国轩升任右虎卫随征营副将后,刘国轩憋足了劲打了几场胜仗,但也小败了几回,

    郑军军法严明,刘国轩之罪若是严格执行,或许会掉脑袋。

    那时郑锦已去倭国,刘国轩求助无门,心里十分绝望,

    幸好关键时刻,冯澄世出言相劝,这才免了他死罪,因此刘国轩颇为感激,拜了冯澄世为义父。

    郑锦本对结交这冯澄世没多大意愿,但随即想到他既然是工部主事,那或许对自己有点作用,便答应了这赴宴之邀。

    到了冯府时,冯澄世已带着家人在台阶下相迎,

    他的长子是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人,也是一副文人士子的打扮,目前尚未有任何的官职。

    一问之下,才知此人名叫冯锡范,

    听到这个名字后,郑锦的脸上有怪异之色一闪而过。

    原来这位冯锡范,在明郑的历史上戏份可不少。

    历史上郑成功死后,郑经于厦门嗣位,但另有一班大臣在台湾拥立了郑袭为君,

    郑经于是率军渡海往台湾征郑袭,这冯锡范始终跟从,颇立战功,从此备受信任,成为台湾明郑时期的主要将领,与陈永华、刘国轩并称为台湾三杰。

    然而等到郑经去世后,冯锡范与郑哲顺等人却发动东宁之变,罢黜了郑经的长子、监国郑克臧,并将其绞死。

    然后冯锡范以董太妃令,立了郑经次子、年仅十二岁的郑克塽即位,从而独揽台湾军政大权。

    监国郑克臧颇有贤名,后人都说若是即位的是他的话,明郑或许不会那么容易败亡,

    即便败亡,那也是站着死的。

    但被冯锡范这么一折腾,清军不久后便轻易的赢得了海战,随后冯锡范便挟持着郑克塽降清,被康熙封为忠诚伯爵,隶属于汉军正白旗。

    所谓的;台湾三杰,陈永华的能力、人品都没得说,现在已完全成了郑锦的左膀右臂,

    刘国轩领兵作战时虽败绩不少,但历史上也多次以弱胜强、大败清军,

    郑锦对他的评价,是不失为一员优秀的将才,能用!

    至于这冯锡范,无论人品,还是能力,郑锦都看不到他发光发亮的地方,

    郑锦刚这么想着,冯锡范便主动腆着笑脸走上前来行了个大礼,姿态放得极低,一点身为文人的风骨都没用。

    得了,看来这冯锡范前期还是能当个狗腿子用的,只是注意不得给他实权,免得以后势大难制。

    这晚上的筵席还是有些收获的,冯澄世承诺以后会尽力替郑锦多搜罗一些工匠,定期送往大员,

    只是待郑锦走后,冯锡范却显得颇为郁闷,问刘国轩道:

    ;大哥,是不是我几时得罪了世子?他似乎不太待见我啊!

    刘国轩思索了许久:

    ;你是否有做过调戏良家之事?世子似乎最是厌恶此类行为。

    冯锡范认真的回忆了许久,不太确定的说:;好像……没用吧……

    冯澄世大声训斥道:

    ;以后少些寻花问柳,多学些本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