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五十章 初期工作(第1/2页)  带着仓库回古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城阳府比沿途所见其他城镇要好一些。

    孔郡守人是迂腐了点,官僚了点,清廉是真清廉。城阳府又是城阳公主封地的核心城市,敢在这里闹事的人都被孔郡守收拾得狗一样。

    所以城阳府穷归穷,穷在产出不足上,盘剥等以上凌下的事却很少见,最多最多也就是多收点租子利息。

    朝廷十税一,这里官府再加两成,农民可以保留十分之七的产出。又土地兼并之事不常见,地主收租也就三成左右,所以这里的农民实际上过得还可以……相对于被税十分之九的那些人还可以。

    就是先天的底子太薄了。

    城阳府有一条浑浊的小河,雨水多时就淹没沿岸的农田,雨水少时就剩几个泥塘,只有雨水不多不少的时候才能稳稳地卡在肆虐和供给之间。

    认真算算还是缺水的时候多,尤其是农作物最需要水分的春季,春旱旱起来真不是开玩笑的。

    就是这样的河流,也只能辐射一小块区域,其他大部分区域都靠着一两口井和人工池塘过日子。

    目前城阳府种植比较多的是抗旱的麦子和黍子,收成很糟,最近十年就只有一年丰收,其余九年有五年欠收三年平收一年绝收

    农业的情况是这样,商业当然也好不了。

    因为当地办事过于迂腐、拖延,行商不到万不得已,不愿意从城阳府出海,这又导致本地经济落后,绝大多数商业活动还停留在粮米-布帛交易的层次。

    在李咎看来,其实城阳府非常适合发展商业活动。

    城阳府地皮平坦,除了几个缓坡,没有别的山坳,一马平川的大平原,道路怎么修都错不了。

    有出海的海滩,可以晒盐。

    因为和现代位面是同一个地球,这里的自然条件和地球同个地点的城市也差不离,城阳府附近必然有海洋的沿岸流,会有不错的鱼获。

    旁边还有个浅水港口,大船出不了,停泊普通货船、临时补给港口还是没问题的。

    非常典型的商业型区域优势,天赋一点儿都没有点在农业方面的地方,偏偏摊上了最保守、最排斥商业的官员集团。

    最靠谱的办法是扬长避短,然而李咎也很现实,他就在这待个半年左右,最多也就是一年,时间太短,他没办法移风易俗,让人们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接受行商主导的经济体系。

    ……产业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型这种结构调整级别的大事还是交给城阳公主自己来,他只是来完成农业技术站试点的。

    李咎逛完了附近的田野,特别关照了一下那条重要的河流,回到官署又和幺娘谈了谈本地的手工业,再有孔郡守调的征税的簿子作为参考,大差不差的搞清楚了现状。

    和李咎预料的没太大差异,解决方法李咎也早就在琢磨了。

    四种耐旱性很强、产量稍低的小麦和粟米种子,具备自我繁殖能力,需要专人照管培养维持品系的稳定。

    一种落花生种子,也是高抗旱、耐寒品种,产量小了点,但是榨油的最佳选择。

    黄瓜和苹果作为主要的蔬果,用的都是现代的品种。黄瓜主要用在沿河的滩涂地,改良过的品种,刺儿更少,也没原生种那么锋利,长好了带着蔓儿送到附近的城市卖钱或者做成酱菜都不错。而现代的主流食用苹果是比较理想的经过现代数代改良的富士、国光,不论品质、大小、产量,都甩原生的柰、沙果、林檎十八条街……不是看不起原生品种的意思,主要是苹果这个现代杂交栽培种真的过分优秀。

    而晒盐是李咎逛完后的新发现。古代的制盐技术已经十分发达,特别是沿海地区,什么煎盐煮盐晒盐都有,只是去不掉海盐里的氯化镁使得盐的口感非常差。而李咎从书里翻到的未来革新过的晒盐法能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