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六十九章 看山看水看地方(第1/3页)  带着仓库回古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link href=/r/book_piew_ebook_css/6508/527546508/527546545/20201027103304/css/style.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    三九做绣帘用了画中诗的手法,典型的江南装饰风格,取的是自成一个主题的小品景象、故事图画。

    之前就为装饰风格和图画到底选哪家设计的问题,官司一直达到了内务司总监和尤南那里。因那个内务司的官儿督事也是读书人,对这种文人气息很重的装饰风格更加偏爱,最终才同意用了三九的提议。

    其他人只知道三九提的样子和风格尽数被采纳了,却不知为什么,有些流言蜚语就是因为这件事传出来的。

    三九自己很骄傲,她是读过书、有见识的人,背得很多诗词,她的女儿聪明毓秀比秀才老爷都不差——说不定还要更厉害些呢!

    她将打的花样子拿出来,兴致勃勃地解释说:“我看老爷给的画集子,北方的秋天是碧蓝的天空金黄的银杏。咱们这也有一条落叶街,到了正日子里满眼都是金灿灿的。可惜我没机会见得,倒是我女儿看过。这园子里的花木都是不变黄就直接落叶的,就少了一些景色。所以绣帘用金黄色的去做,就补上了这个缺失的颜色。主题呢,我用了辛稼轩的‘楚天千里清秋’一首词,金碧的江山无限秋无际,珠翠的‘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陈根家的差点被她绕晕了:“停停停,我可听不懂什么湿啊干、瓷啊陶的!”

    把三九打断了之后,陈根家的又面带羡慕地说:“你还会诗词,真好啊。我是陪着我们家小姐长大的,也不过就认得几个字。我寻思着,你比我们家小姐真的也没什么不足。”

    “会一点诗词也不算什么本事,我们老爷教诗是从《笠翁对韵》开始的,‘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多好记呀。记得了这个,再听什么‘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就一下记住了,认得了。”

    三九飞快地在边角的位置绣了十四字诗句,又用小刀拆掉了。

    陈根家的摇摇头:“算了,我也学不会,以后也没地方用。”

    三九想起李咎对其他人说的话“只能学一点也没关系,学到一句诗,能领略一句诗的意义,也是好事”。

    三九说:“即便多懂了一句诗也是好的。咱们就在江边住着,不尽长江滚滚来来嘛。”

    一边说,三九一边绣写意江山图绣帘,特别换了丝线优先绣长江没入天际的部分。

    陈根家的听得半懂不懂,待三九绣完一个角落,陈根家的拿起绷子一看,忍不住夸道:“真好手艺,虽然只有简单的几抹,倒是把秋天的江河绣出来了。”

    三九道:“这是画呀,以画入绣。我这还不算什么,我们家有个画绣样的,那才是无所不能,这次选中的绣品,都是绣样张打过的底稿。”

    陈根家的又说:“怪道最后还是选了你的手艺,好新鲜。哎,你要是用这个法子,绣百子图,一定比那年画上的还好看。你怎么不用百子图做题材呀?老陈家的那位就是用的百子图,要不是督事大人一力主张选了你的,说不定现在绣房挂的帘子就是老陈的百子图了。我们胡混了一辈子的,我还能不知道她的能耐?要说绣工是有的,论心思,一万个她也比不上一个你。还不就是因为她选的百子图最吉利,公主一定喜欢。而你的绣画,却还要猜公主的心思。”

    三九想起李咎送来的密信,心道“公主都要和离了,要百子图有什么用?况且就算公主不想和离,百子图也不一定就对着了公主的喜欢。公主喜欢不喜欢百子图,我不知道,公主喜欢杜工部的诗,喜欢辛稼轩的词,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