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六章 自污不自污的咱也不敢说(第1/3页)  带着仓库回古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尤南和御史等送到京城的信息非常繁多,工部接下了水泥、煤炭、显微镜等诸多继续的物什,一时忙了起来。</p>

    《百家杂学》涉猎太多,天文地理、飞鸟走兽等无所不包,至于数理等也一应具有,但是写得比较散,非是体系的学科类型。皇帝陛下命人将《百家杂学》送到工部后,又命学士誊抄出来,送交户部和翰林院,以供所需之人查看。</p>

    户部诸人对李园的粮食和农学相关的内容比较有兴趣,倒也肯花时间去琢磨里头相关的东西。</p>

    户部有一位郝姓主簿正在编纂农书,看到这完全新鲜的学说,眼前一亮,甚至有点动心想亲自去青山县看看。恰好他是淮南道人,故乡离青山县不远,果真去了青山县,风土人情自在,回家探亲祭祖也方便。算来李咎是他的半个同乡,自己的同乡有这样的出息,郝主簿与有荣焉。</p>

    户部其他人多少有点香火情的意思,见同僚上心,他们也不便泼冷水。再者那粮食的产量摆在面前,只要李咎没撒谎,真让他弄出这样的东西,他们在其中留个名儿那是注定万古流芳的,是以他们也乐意。听闻去年进贡上的几种杂粮,已被皇后放在了宫中的暖房里悉心栽培。到底那亩产翻几番的说法是吹嘘过甚,还是真的就是农神现世,只等今年收割也就知道了。</p>

    李咎的那些东西在工部和户部尚且又市场,唯独就翰林院各科不喜欢。</p>

    李咎的学说是杂学,有些道理隐隐地透出来与当今学说是反叛。看多了移性情,且和他们科举取士的经济仕途抢夺人才。别的不说,那尤师父的儿子尤复,于科举、著述无益,不就去混这个“杂学”了么?</p>

    而且李咎是草根出身,没有名门大师作倚靠,又显得上不了台面。</p>

    哪有读书人和下九流混在一起的?士农工商,士与农为伍尤可称是仁心所致,再与工、商甚至不入流的巫医往来,就显得特别跌份。</p>

    故而皇帝陛下叫人送来的好些书,从他们接到之日起就注定了要被封存起来,再也不得见天日。</p>

    但是他们都没想到,皇帝陛下已将显微镜等稀罕玩意给了皇子公主。小祖宗们才刚拿到手,没搞清楚怎么用,故而还没翻起风浪来。未来若是有人发现了其中的精妙之处,那却是另一件事情了。</p>

    尤南将李家的东西送到朝廷这件事办得光明正大,并没有丝毫隐瞒,甚至他还写信给李咎指点他如何应对。</p>

    在尤南看来,李咎一直发力在改善民生方面,是个可靠的人。但是他只花了一年就折腾出那么多东西,最危险的是他有自己的学说体系和发展学派的意图,手里又有报纸、月刊这种最能鼓动人心的杀器。李咎的所作所为必将挑战现在的学阀,他将来会怎样,尤南心里都没数。</p>

    不过李咎年初整的戏班子却让尤南眼前一亮。</p>

    整戏班子好啊,这多好!戏班子里都是乐工、伶人,供人娶乐的玩意儿,李咎亲手搭了个戏班子出来,这是什么?这是沉湎娱乐,自甘堕落。</p>

    这一手“自污”,在尤南眼里真是一手妙棋。李咎都和最下等的杂耍把式混到一堆了,又是写戏文,又是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