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九章 不干人事(第2/3页)  带着仓库回古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p>

    內侍们忙一一地答应着:“是是是,奴才们这就去办。”</p>

    不过在內侍们着人拟旨的时候,皇帝陛下又叫停了他们:“还是算了,不应该。”为君者不可有私欲,有私欲就难免纵容私欲,就难免看不清国家的真相。</p>

    皇帝陛下恋恋不舍地看着最后一页纸,仿佛能从那两句结尾词里看出来后面的故事一样,道:“明天让学士问一下来历也就罢了。书是好书,但只是消遣之物,不可为此移了性情。嘱咐学士多盯着些。”</p>

    解决了一桩小事,皇帝陛下又看了会儿折子,在最后一部分各地送来的奏陈书信里,皇帝陛下看到了尤南的奏陈。</p>

    尤南的奏陈充满了公事公办的气质,只用最简单的文字写了他在金陵所见的几件事,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拼音”“水泥”和“粮食”。</p>

    拼音的威力,皇帝已经感受到了,并且已经让皇子侍讲用了起来。后面的两件事,皇帝却是第一次看到。</p>

    水泥这个名字很不起眼,粮食也不算是特别严重的话题,因为尤南用的措辞是“新种”,不是灾荒也不是粮荒,这就让皇帝的情绪很平缓,乍一眼没有什么激动的感觉。</p>

    直到他往下扫到了亩产。</p>

    “据臣下学生所见,‘玉米’亩产粮可二千斤,‘土豆’亩产粮可二千五百斤,‘红薯’亩产粮可三千斤……”</p>

    皇帝陛下的头上冒出一个大大的问号:“先生难不成是疯了,世上岂有这样的良种?”</p>

    过于骇人听闻以至于皇帝陛下并不敢相信。实在是此时各地谎报祥瑞的事情时有发生,皇帝陛下已经被一惊一乍的地方消息整出了免疫力。今天泽有麒麟,明日天降石碑的,若是都信了,那还得了!</p>

    也就是奏陈是尤南上的,皇帝陛下才格外觉得好笑,也不向对其他夸张的奏陈那般直言驳斥。</p>

    奏陈的最后,还有附上的详细情况,比如是谁谁去看了来告诉他的,又有什么退化的隐患,还有几行种植的要点,仿佛确有其事一样。</p>

    皇帝陛下批了个“朕知道了”,又让侍讲学士详细写了写:“果有此物,何不进上!文辞单薄,岂可取信?”</p>

    倒是伺候的內侍想起外面送进来的清单,说道:“陛下,尤师父随信捎带了一筐子土仪,会不会就是您让尤师父进上的东西?”</p>

    皇帝陛下已经将尤南的奏陈放了回去,道:“是吗?那就送到皇后宫里去,交代椒房宫的小厨房做了,和皇后说朕稍后就到。”</p>

    结果,等华灯初上时分,皇帝陛下到椒房宫用宵夜,却并没有见到尤南进上的吃食。</p>

    因为奏陈里写的亩产过于夸张,皇帝陛下牢牢记住了尤南反复提到的粮食的新品名字,听见晚膳没有尤南送来的几样,只多了一道冷碟糟蟹和一道蟹酱陈皮梅,不由有些奇怪地问道:“尤师父从淮南道送的土仪,叫什么……土豆,又是什么红薯的,怎么不见?莫非下面的人没送来?”</p>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