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六十二章 馊主意,但有用(第1/2页)  带着仓库回古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咎完全可以按照古人的逻辑去拿主意。

    在经典古代逻辑下,排除休妻和结亲的两个家族反目的可能,对这样的夫妻矛盾的处理办法不外乎就是标准范式:发卖通房,由女方自己择一妾室诞育子女,或索性接纳通房,但是要通过各种方式明确女方未来所出之子女的财产继承权。牺牲一两个小姑娘,保障婚姻正常存续和男方的香火,比较接近惯例。像公主这样女方明显更有话语权的,才可以要求过继或抱养子嗣,明确财产分割等等。最终的结果多半是外面看着体面,里面凑合着过。

    可是李咎不愿意交这样一个答复上去——显然这也不是尤南想看的答复。这种简单的思路难道公主自己想不到,非得写信让尤南出面请他想?

    尤南送来的书信字里行间表现出来那个老父亲想要的其实是一种既能出气,又能保留体面,还不能影响公主未来过日子的办法。

    有点难度,但不是没有。进一步剪除驸马的待遇,连坐他的家人和朋友,让两人分居解决后患……都是可以简单想到的主意,穿小鞋谁不会啊?

    然而这种出气后继续凑合过日子的办法就是公主想要的答案吗?

    从公主自己的信里可以明确看到她已经想得很透彻了,这个事说到底只能怪罪于封建制度,不论是皇权压制下驸马不敢拒绝赐婚,还是封建制度下公主无法自由婚嫁,又或是尊卑体系里驸马和婆婆就是能恶心公主,又或是阶级系统里刘善儿没有反抗的机会,归根结底都是这套制度在为恶。它不把人当人,于是一旦有人醒悟过来自己是人,就会是公主这样的情形:谁都没错,可是她很难过;她那么难过,她却不能摆脱命运。

    李咎稍稍犹豫了一秒钟,还是选择帮公主一把。

    想让公主未来幸福,她必然要摆脱这段婚姻。只要动了这个念头,就一定会有口诛笔伐,所以这个念头不能是公主提出,必须是驸马家的原因。

    李咎给的建议是效仿地球的唐朝。婚姻出了问题怎么?出个家就好了。

    本朝不信佛怎么办?那就改一下思路啊!武则天杨玉环一个拜佛一个拜道,我们家公主可以拜祖先嘛!您家祖庙祠堂老坟头还在金陵呢,让公主奉命祭扫宗祠,有什么问题吗?

    金陵那么遥远,公主那么娇弱,一来一回路上可不就得两年!再加上侍奉祖先的时间,一走三五年都是有可能的。两年加上三五年,已经五六七八年了。这么长的时间过去,人事已不知成了怎样。

    让公主回祖坟宗祠主持祭扫的原因也不是那么难想的。

    公主才刚“小产”,太傅夫人又重病了,卜得卦象是“老祖宗的吉屋”(即祖坟棺材)有异常,请公主前去看看,这岂不是顺理成章?

    至于杨夫人的病……皇帝让她病,她敢不病吗?那个小刘姑娘还在宫里住着呢,就是为了来之不易的金孙,他们也只能忍了下来。

    公主去了金陵,驸马自然也要去的。两人在外地,发生什么都不意外。到时候皇帝陛下以公主体弱为由私底下接回公主就行了。驸马单独在金陵吊着,太傅夫妻又能忍几年?

    什么时候太傅夫妻自己愿意想办法把这桩婚姻关系了断,什么时候放驸马回来。按李咎的推算,最多也就能拖个三五年的时间。到那时皇帝陛下只消私底下表现出同情驸马独自在外没得人伦亲情,做主让他解除与皇室的关系,也就可以让他回来了。

    公主“小产”后还虔诚地代父亲去金陵祖坟祭扫,外面就算对公主和离有意见,难道还能说她敬奉祖先敬奉得不对?公主身体不好,回京修养,驸马和公主久居两地,终究不是夫妻之道,更不是尽孝之道,但要让驸马回来,就得先取消他的驸马身份,这逻辑也挑不出问题来。

    李咎的办法对驸马和杨夫人甚至太傅都有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