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五十六章 告刁状(第1/2页)  带着仓库回古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link href=/r/book_piew_ebook_css/2959/536402959/536402968/20210119174205/css/style.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    该给李咎赏赐什么,城阳公主一时间也愣住了。

    在场唯一一个看过李咎所有的文字,甚至和李咎本人有过无数次交流的人,从纯学说的角度,她可能才是最了解李咎的人,甚至超过老黄、老吴和小傅。

    正因为如此,城阳公主才犯难了。

    送钱送物送美人,都没太大的意义,想送个合适的真的很艰难。

    一行想一行走,半日过去众人将这个粮仓的新种子都巡视了一遍,城阳公主方与皇帝陛下笑道:“我倒是有了个新主意,您听了不要怪罪我。”

    皇帝陛下示意她但说无妨,公主道:“荣誉,就是荣誉。”

    “何解?”

    “李伯休不缺钱,也不稀罕珍玩,听闻其本人生活一向朴素——是说在豪强之中生活简朴,既不爱美色也不好吃喝嫖赌。那就只剩下荣誉了。女儿以为,他一个人掌握那么多财富,既无兄弟姐妹帮衬,又无豪门望族庇佑,无疑是稚子怀金夸耀于市,若是爹爹赏他一份荣誉,于爹爹,是不需要付出国库的积蓄,于他却是他最需要的保护。爹爹以为呢?”

    皇帝陛下挑起眉,没有立刻回复,不过看得出来他有那么一点点意动。

    国库才刚刚有了一点点底子,宫中上下厉行节俭,皇帝陛下确实不太想砸真金白银。江南的皇庄所产出的粮食运进京损耗过大,以至于江南皇庄的价值意义偏低,皇帝陛下这才愿意拿江南的皇庄赏人。

    大雍开国还不到四十年,皇帝小时候经历过贫苦和战乱,深知民间生活不易。早在本朝太(防)祖刚建国那会儿,皇帝接受的教育有一半都是对前朝灭亡的原因进行的总结。

    其中就有为什么前朝时民间富豪之家比比皆是,而国库却无出兵之饷,百姓几无果腹之粮,以致穷途末路,揭竿而起。

    皇帝陛下很清楚其中有一条就是官商勾结、沆瀣一气鱼肉乡里,致使平民百姓之家无法保有恒产,甚至连性命都难以保全。

    李咎到底有多少家产,连皇帝陛下也不甚了解,但是现在他保护自己财产需要依靠青山县县令的倾斜,这一点皇帝陛下能猜到。

    尤南也能保护他,不过尤南的距离有点远,就显得鞭长莫及,只能把儿子派过去蹲着李咎。

    李咎身手好,这是他在青山县能保全自己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然而这身手却并不足以扛下来自更高的官府、权贵层面的掠夺。

    皇帝陛下道:“我再想想——非是我不愿意,实在是有些担忧之处。”

    皇帝陛下的担忧其实就是黄致一开始的担忧,他怕李咎起了反心。

    不管怎么看,李咎重视庶民,不惜折节下交,又有那么一身好本事,还能收拢那么多人遵守李园的规矩,都像是“王莽谦恭未篡时”的影子,于是他就担心了。

    其中亦不乏吴宥、杨太傅等时不时地抓着机会就要贬损李园两句的影响——就算皇帝再懂吴宥一干人的想法,再能看出他们对李咎的不喜,再能猜到他们故意歪曲李园的本意,他也很难完全不受他们一而再再而三的劝说。

    公主亦未再劝说什么,转而与小妹讨论起最近看的书来。

    到天黑定时,皇帝陛下带着子女们回宫,众人就在皇后的椒房宫吃了宵夜方各自回宫。

    皇帝陛下见时间已晚,原想在椒房宫安顿,不想皇后却劝他说:“一则今日是陈妃寿辰,算起来正好三十六岁,她已数月不得见天颜,陛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