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五十二章 李咎没有那些世俗欲望(第2/2页)  带着仓库回古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了个戏班子,但是他又不是为了占有那些漂亮的戏子!没看见“德云社”的台柱子千红姑娘哀怨得江南文人都看不下去了?那些酸书生还特特写了小令为佳人打抱不平,暗损李咎这个不解风情的大老粗耽误了千红姑娘的花期。

    老张一筹莫展的时候,王理事给了他提示。

    王理事就是皇帝陛下派来青山县采风的工部理事。

    采风结束后王理事提了辞官,说是心系江南山水,喜欢江南文风,想在江南做个教书先生,边教边学,教学相长。

    皇帝陛下知道他们这些文人最有这些臭毛病,动不动就要“兴之所至,不系外物”,要隐居要闲云野鹤要梅妻鹤子要自在清净,这王理事好歹还提了句江南文风,总是留了面子的。

    皇帝陛下也就准了,因此这老王和老张是同时来江南的,大半路程两人都是同行的。

    老张在京城就是出了名的办事圆滑,交友甚广,王理事是草根出身,中了同进士后被岳家提携上来的,对膏梁纨袴尚且需要结交一二,何况是张大老爷这样还算是个人的纨绔子弟。

    老张是习惯性交个朋友,王理事是乐意之至,两人一拍即合,到金陵以南二百里地才依依惜别。

    两人各自住下后,书信渐有往来。张大老爷是县令,王理事的书信只往县衙寄,自然可达。

    王理事寄的第一封信就是通过邮递系统来的,他在信里很是夸了一下这个民间邮递系统以及青山县的其他事务。随信还捎着一个包裹,王理事说北方人在南方越冬可能多有不习惯的,他按照自己的经验给张县令配了些小件,吃的用的都有,尤其是可以烘干衣服的熏笼,在南方可太重要了。

    张县令就是从王理事的书信里读出了李咎的软肋,这个人身不在高位,心倒是在高位——倒不是说他不在其位却谋其政,也不是说他心气太高,而是他的眼界超越了俗世。

    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小僧没有这些世俗愿望。

    李咎的软肋就是那些在苦苦挣扎着想活下去、想活的更好的红尘凡人。

    基于这个判断,老张试探性地提出了自己的合作:他出钱(反正是从本地搜刮的钱,江南奸商个个肥如硕鼠),请李咎帮忙给玉鹤县拾掇拾掇,就从修路开始。

    <hr class=authorwords author=兔子的刀 />

    小僧并没有那些世俗欲望——明日方舟表情包,今天被刷屏了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