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四十六章 温室线(第2/2页)  带着仓库回古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棚由许多不规则的多边形木框组成。它是接地气的农用大棚,却也有艺术家的气质。

    玻璃大棚落成时,许多青山县人跑来看西洋景。他们为这个晶莹剔透的屋子惊叹着,盛赞这是龙王的水晶宫,是孙悟空的水帘洞,若非亲眼所见,谁能相信世上会有这样精巧的屋子?

    这屋子还不是为了住人,也不是为了欣赏,竟是为了耕种而建成的。他们不懂,这个东西怎么就能延长土地的耕种时间?

    在他们肉眼看来,太阳在玻璃室内室外都一样地照,甚至因为玻璃含有杂质,透光率低一点,于是大棚里的阳光还不如室外的阳光那么刺眼,那为什么大棚里的温度就是会更高呢?

    跟着李咎学过一段时间基本地理常识的人能比较容易地理解原理:对阳光来说,玻璃棚室内室外确实是一样照射的,但是对地面热源产生的长波辐射,那就大不相同了。在长波辐射面前,玻璃就像一堵厚厚的墙,拦住了辐射的去向,起到了保温的效果。而没有玻璃的室外空间,地面长波辐射的热能就消散掉了。

    这些李园人能轻易地接受温室大棚的工作原理,和没有学过李园杂学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许多一辈子都在土里刨食的农民能搞懂,许多读了一辈子书的书生却不明白,有些事情已经在慢慢地发生着变化,注意到的人却很少。这少少的一些发现变化的人,却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隐瞒。

    至少李咎搞的这些东西,在当前是为了增加庄稼的收成,是为了养活更多的人口,每一个在饿死的边缘挣扎的人都很在乎,每一个致力于让百姓吃饱肚子的官员也很在乎。

    至于后面的事情,那还是以后再说了……

    温室建成后,李咎放了个温度计在里面,方便随时知道室内的气温。如果气温太低还需要生火以加温,如果气温太高则需要打开几扇玻璃门好通风。

    没有前人的经验,全靠人们自己摸索。李咎从学塾的农学学生里挑选了几个年轻人,再带上李园一些上完了地理基础通识课程的农人,组成了一个温室攻坚小组。

    李咎给他们的任务是掌握好大棚的适用温度,形成一份有指导意义的傻瓜级别的手册,就是任何人拿到手册,都能对照手册给不同生长阶段的庄稼安排好温度。这个事情预计需要至少两年才能完成,今年头一年,能测出一半的数据,能保证温室的作物有增产,这事就算成功。

    好消息:我姐过年不回家,不用给她当司机。

    坏消息:我妹过年回家了,这可是个神兽啊,一个神兽顶十个姐姐,事儿又多又爱撒娇,老夫招架不住啊……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