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件小事和一件大事(第1/2页)  带着仓库回古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赵县丞对李咎的新计划很感兴趣,于公于私都是。不仅他,整个青山县稍微有点余钱的富户都很关注李咎的动向。</p>

    李咎又擅长出主意又不喜欢吃独食,只要满足他的奇怪要求,他不介意任何人插一手他搞出来的产业,反而是第一批扎进去参与的人会排外,因此李园的任何动向都会引起整个青山县甚至山阳派驻来的人的关注。</p>

    李咎去了赵县丞家,这件事不到一个时辰就传遍了青山县,于是很自然的,当天下午李咎就接到了一大堆拜帖。</p>

    这也让傅书生对李咎的号召力有了个新的认知。</p>

    在傅书生的想法里,在回青山县的路上,李咎能聚拢起平民百姓,是因为百姓贫苦,而李咎可以给他们一时温饱,这是人心可买。但是在青山县,李咎只是出了趟门,一点风声都没放出去,那些人家都捧着银票和分成红利的契书前来抢个参与的位子,这就不是人心可买那么简单了。这得多看好李咎、多信任李咎,才能在一个没影儿的事情上那么大方地让出利来。</p>

    李咎仍出来一堆之前的联营会相关的章程给傅书生,让他准备草拟一个民间邮递联营会的章程。这次比较特殊,因为朝廷的驿递系统是在正常运转的,他们这个邮递系统和官府驿递系统并行,就不得不将朝廷和官府的因素考虑进来。此外李园筹措的邮递必然和未来的修路计划绑在一起,要修路就绕不开官府,并且这次官府不像水泥、铅笔等事情上对李园的产业有所诉求,因此李园在搞邮递系统时就必须先把官府给安顿好了。</p>

    李咎的计划是用闲置民力的安排,以及邮递小哥们兼职一地巡逻以维护一地安全,还有通过安排专门的人员担负货物和书信流动以减少民间零散的人口流动为说服官府的理由。</p>

    封建王朝比较希望自己的子民就在划定好的范围里生活劳作,不要到处流动到处晃荡,因为人口流动对应的管理成本和机会成本都实在太高了。</p>

    傅书生将李咎提到的点全部记下,再列述成文。李咎的表达里有太多他不懂的名词,他少不得一一与李咎请教,系统性地学习和零散的请教结合起来,让傅书生的学习进度一日千里。至少在理顺联营会的章程期间,他就基本上搞懂了李咎对于民生、经济的基本概括。</p>

    傅书生领悟完李咎所说的生产力、劳动力、分配制……各种概念之后,再看他这十几年的疑惑,真如茅塞顿开一般。</p>

    李咎对傅书生的领悟能力也是非常满意,他的想法很多,想得也很深入,只欠缺一个方向而已。一旦点出事物的本质,傅书生就能很快找到关节。比如傅书生曾经在之前的交谈中流露出的对于为什么父母一年劳碌却只能糊口,有些家不事生产却能坐享其成的疑问,终于也得到了解答。</p>

    又一日,吴县令送了帖子来,请李咎师徒到官署一聚,共同商议邮递产业的事宜。</p>

    整个商议过程相对比较简单,李咎昨天送来的策划书保持着一贯的水准,简单精炼完备,并不难理解。吴县令觉得大有可为,因此今天只是来商量细节,全部都是策划的制定和执行层面的内容,重要,但是很繁琐,包括负责粮草、钱财、户口人丁的几位功曹也悉数到场,共同参与。</p>

    傅贵一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