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二十章 傅书生(第1/2页)  带着仓库回古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link href=/r/book_piew_ebook_css/5763/534275763/534275768/20201228181402/css/style.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    傅书生是读书人,穿的一袭朱子深衣,戴的进学巾,生得也好看,举止规矩,身板儿挺拔。尤二奶奶见着这么一个后生,心里觉得倒是个不错的孩子,不像那些有求于她家的人,先行畏缩了几分,不像个样儿。

    待一旁的小和尚说书生是嘉湖人,孤身一个求学寄居于此,尤二奶奶就更加意外了。因尤二奶奶也是嘉湖人,只是父母去世后她已多年不曾回乡。两人一对方言,互相倒是能听懂,老家挨得也不远。

    乡音乡人难免令人起乡心,尤二奶奶又问嘉湖的人情如何,他家是哪里人士等等。傅书生均如实相告,并无一言以假饰,对自家贫寒的情况也直言不讳。言语之间十分恳切,态度大方,措辞文雅而不佶屈,自有一种疏阔的才气,这就更讨二奶奶和四姑娘怜爱了。

    傅书生起初是很担心尤家人得知其境遇后瞧不起他的跟脚,不想这一家人却非那等势利眼。尤二奶奶颇认得些诗书,素日也盯过儿子的功课,与傅书生聊得几句经义,忖度此人干净利落,不似那等混不吝,确有才华,又是故乡人,起了帮衬他的心思,遂请他前去尤府作客。果真几位老爷也觉得好,留着同儿孙一起念书也是好的。此留客事在江南常有,并非先例,也非奇事。

    “固所愿也,不敢请尔!夫人的恩德,小生没齿难忘,真不知如何报答!”傅书生闻言大喜,如此即便他的小心思无从着落,至少再无衣食之忧。且寄居大儒家中,若得老相公一言教导,与他这一生都有裨益。

    二奶奶笑道:“何尝图你报答?不过看你是家乡人,生得这般体面,是个齐全孩子,不忍心你埋没风尘罢了。原是府里老爷的一点爱才之心。”

    到傍晚时分,傅书生就将行李收拾齐整,跟上尤家的车队走了。临走他将一些读书的心得留了下来给客商的儿子当求学的参考,算作是感谢客商这两天施以援手,且顾全了他的面子。

    傅书生的行李很简单,除书卷外,只得几双鞋袜,一领冬袍一件换洗的长衫。尤家前来进香时带了不少供奉,都放在了寺庙中,返程便腾出了些许空位。尤二奶奶命两个大丫鬟跟主子去了,腾出一辆车与傅书生坐。

    傅书生忖度李咎气度不凡,且尤家人称呼其一口一个“先生”,语气中带着敬意,应是比较有地位的幕僚、门客之属。李咎骑马跟随,显见承担着护送之责,傅书生也不好意思像尤家正经主子似的找个马车蜷起来。可是他既没有坐骑,本也不会骑马,又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弱书生,跟从步行十几里路也不是那么简单能办到的。

    正纠结中,尤二奶奶跟前最得意的老妈妈因劝李咎也往车上去休息,李咎这方会意,便与傅书生一起上了一辆马车。

    傅书生今日接话竟然大有所获,尝到了甜头的他胆子也大了起来,等李咎坐稳,哑巴将车赶将起来,傅书生便主动与李咎搭腔。

    李咎其实一眼就看出来傅书生另有所图,傅书生自己却也并不隐瞒,直言相告了家中情况和指望尤家能看在他尚有人才的份上,帮他一把度过难关。

    傅书生说得直接,脸上大有有羞惭之意,却并没有为了面子砌词狡辩,做了就是做了,认得坦坦荡荡。

    李咎不免高看他三分,遂也不甚隐瞒。傅书生这方知道原来这两年来自己所用的廉价青山笔、小煤炉、毛边纸、活字书,乃至一些人家读书时用的拼音等都是李咎传抄来的,忙与李咎礼了一礼,直说多亏李咎弄来了这些价格低廉的笔墨纸张,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