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一十章 去金陵3(第1/2页)  带着仓库回古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link href=/r/book_piew_ebook_css/8560/465158560/465158569/20201021151600/css/style.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    一路走来,黄致、尤复等人慢慢的也习惯了李咎走到哪帮到哪,偶尔遇到那着实可怜的人家,也愿意看在李咎的面上帮帮忙。

    一边帮忙他们又发现李咎做善事与其他人不一样,李咎很少直接送钱送粮,而是更乐意帮他们做一些体力活儿,以及教他们可以弄点什么挣钱。家里能种黄豆的,李咎就教了酿造酱油的办法;家里还有小鸡崽儿的,李咎教了怎么养蚯蚓;家附近有竹子的,李咎教了竹汗衫儿的做法……

    若问原因,李咎便说“人单力薄,给了钱粮他也守不住;坐吃山空,不如给他们想个出路,自力更生才是硬道理”。众人一想,深以为然。

    如此走走停停的,大约七八天功夫,就到了金陵城外。

    金陵城的外城墙极高大恢廓,远远望去是黑压压的一线。路上的行人渐渐的也多了起来,道路明显的变宽了,也变平坦了。再靠近些时,那路也换成了水泥路,好些挑夫力夫就坐在水泥路上歇脚。

    李咎的视线从青壮年们身上划过,他们蓬草般的头发和补丁摞补丁的衣衫无一不在诉说着主人的贫穷,而结实的臂膀和尚算饱满的精神又说明他们的生活条件还没差到过不下去日子。

    也是,都到了金陵城郊了,这座城市往前数个几百年也是当了国都的,再怎么样也有些底蕴在。

    他们像草芥一样轻,又像蝼蚁一样努力地生存,用自己的劳动去挣命,他们仿佛是易耗品,早早地释放完能量就归于尘土,却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帝国的基石。

    与他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骑马坐轿衣着光鲜的“上等人”们。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了骑着阿宅的李咎,阿宅那一身鲜亮的毛色,高大的体型,流畅漂亮的肌肉,骄傲的神态,还有均匀稳称的步调,堪称神骏,即便是普通的富豪人家,也难买起这样的好马。

    这个时代的人和人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可是这个时代又很安宁,还能讨着一口饭吃的人很难去反抗身上的压力。收成被拿走七成,人还能活下去,社会秩序就不会崩溃,只有当收成被拿走十成、十二成事,才会有呼喊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人出现。

    越是深刻地体会到人们对平安稳定的向往,李咎才越难做决定。带着大家去推翻压迫去建立理想国,不是不可为,但是这个过程中不知要死掉多少人,那些死掉的人,他们真的愿意吗?而现在李咎发展农业工业,一步步地引导生产力变革,培养新兴的工人阶级,又会将这个国家的命运导向何处?

    李咎连纺织工厂对小农经济的冲击的后果都想不明白,就更加想不明白那么宏大的未来了。

    黄致难得从马车里钻出来,也骑了一匹温顺的小母马得儿得儿地跟在一旁。他将李咎给他的单筒望远镜拿着四处看看,边看边兴致勃勃地说:“以前都没什么机会往周围走走,今天才算看见了金陵城郊的几座山,倒是好风景,一片片的嫩黄青绿比染出来的有趣多了,衬着蓝天白云多好看啊。”

    李咎笑道:“先生不做两首诗来助兴?”

    “不了不了,天天跟着你看经济学问,有做一百首诗的诗兴,也都被什么‘边际效用递减’又是什么‘区域经济优势’给挡了回去,如今你大哥我就是一彻头彻尾的大俗人。”

    马车里的徐氏幽幽地飘出来一句:“就是,俗不可耐,我看着都心烦。当年见他时,青衫落拓,好个潇洒书生。如今看他,一肚子的钱、官、地、产,三句话说不到一个碗里。我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