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章 吴书生的打算(第1/2页)  带着仓库回古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张周氏带着同乡一起来登记报名这件事,李咎听了都觉得诧异。

    他以为务工这个活儿还得晚一两年才会发展到整村出动呢。不过想到青牛村的情况,又似乎很理所当然。

    因为是头一次有人组织起来集体“求职”,李咎也抽空管了一下。

    张周氏自己出钱,在工厂附近租得几间屋子给大家住下,然后就利用下班后的时间给他们疯狂补课。

    张周氏出工、帮农时,众人就在小屋子里挤成一团背书练字,张周氏下工回来就给他们上课,到晚上他们仍然去荒山上蹭光学习,可以说是刻苦极了。

    这些跟着出来的人都是挑选过的灵性人,也有充分的动力去冲名额,大家学起来十分认真,唯恐比别人落后了一步。

    李咎往荒山上巡视产业时也时常往张周氏租赁的小房子附近看看,看见大家都为了能当上产业工人在努力,心下也觉得安慰。

    有这一波带头的,后面的路会更好走一些。

    纺织厂一半上工一半停业的,何药娘除了督促父亲留下的学徒和其他师傅赶工制造骡机外,还根据李咎后来教的零部件三视图法将骡机各个部件的三视图都画明白了,如何组装调试也写得一清二楚,此外她还趁机将纺织厂未来的发展计划给做完了,写得几十张纸订起来送给李咎检视。

    李咎一个字没提,何药娘自发想到这一步,即便她的计划不那么完善,甚至显得过于理想了些,李咎依然准备将纺织厂让给何药娘打理。

    如果到今年年底,何药娘能交出一份让李咎满意的答卷,那么明年初他就会正式任命何药娘为纺织一厂的书……厂长。

    差不多到了年中微微可以喘口气的日子,荒山上已经装配调试好的骡机就按照订单先后的顺序送去了黄致等人准备好的厂房里。

    黄致和染织陈消息最灵通,直接就占了荒山小河对面的一溜地方,只过了桥就可以按上。

    尤复、老刘掌柜、吴书生下手就晚了,不得不从自家铺子、作坊里腾出地方来给骡机飞梭让位。尤复的订单还要先紧着金陵本家去送,因此那几天便见全城的挑夫都去小荒山帮忙搬运骡机了。

    组装好的骡机要小心轻放,仔细碰撞,宁可多找些力夫来慢慢地搬,也好过到了地方无法运转,到时还得请纺织厂那独苗似的几个工匠去调试。

    搬运造好的骡机一总搬了五六天,全城的人都跑出来看稀奇。

    朝廷开了海禁,青山县李园带着四大家往外卖了很多东西,这种消息瞒是瞒不住的,非但瞒不住,还会传得耸人听闻。

    青山县往番邦卖的东西里,李园纺织厂织造的土布占绝大多数,这件事也是瞒不住的,那贩卖的布匹数量还格外夸张,同时市面上各家供应的布匹也没有减少,甚至还增加了一些幅宽达到四尺五尺的李园细布,相当于出海的布匹是净增加的产量。所有人都很好奇李园到底用的什么办法变出那么多棉麻葛布,有好事者算了算,按照传闻中最少的数量来计算,即便将飞梭的提升也考虑进去,李咎也需要额外招揽六百个女工昼夜不停地纺纱织布,才能供得起。

    显然青山城没有多出六百个女工,李园人听说的纺织厂,到现在一共只增加了十六个正式“工人”,对比年前的数量还少了几个。

    既然不是多了工人,那就是李园所说的“骡机”果真有数百倍的效率了。因荒山的工厂管得严,外人混上山容易,想进纺织厂可就难了,故而还没有外头的人亲眼看见骡机的样子,只是风闻体积甚大,比大公牛还高还长。

    终于趁着这次往几个工厂搬骡机的机会,让好奇的人都看了个心满意足。

    “这东西真能纺纱?纱锭挂哪呢?轮子怎么都横着摆?”

    “这几根长铁条又用来做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