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九十六章 勾搭(第2/3页)  带着仓库回古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生心里装着百姓,与伯休兄弟合得来。同时春溪生又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便有了维护我们的能力。你们如果同意,我去说这件事。”</p>

    与徐氏搭伴儿做针线的三九也说道:“是啊,我觉得夫人说的有理。大人何妨听一听。提前说开了,也算不得是什么利用。”</p>

    黄致、吴书生亦劝道:“一边说动春溪生,一边再打听我们那些老友如何,还可以请尤师父帮忙把把关,并不冲突。”</p>

    ……这也行吧。</p>

    李咎被两个伙计摁在书房,将送给春溪生的杂学书誊抄进度列了个表,每天需得按进度要求誊抄、制图、配工具,过二三个月就送去给她。只希望春溪生得了李咎前两批的书信能给个回音,这样才能继续交流。</p>

    而王、刘两个理事,在青山城待了几天之后,竟然渐渐地将那尽快录完尽快回转的心去了十之****。</p>

    他们也在青山县找到了前来采风的乐府人,一个乐正,三个乐师,在青山县玩得是乐不思蜀。“德云社”的贵宾票他们一口气买了三年的,天天往戏台报道,仿佛脚下长了根钉在戏台的贵宾座一样。</p>

    “德云社”虽不是天天都开戏,可是不开戏的时候他们安排人说书啊,最近几的正是《西游记》。从元宵节李咎的字谜“灵台方寸,斜月三星”引申到菩提祖师给孙猴子传授本事的“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到如今恰好讲了六回。</p>

    《西游记》在青山城引起的动静比《三国演义》还要大一点。李园讲三国时,大家认字儿的还不太多,许多半文半白的地方只能连蒙带猜地混着听。现在大家的文化水平都高了一些,且《西游记》的普适性可比《三国》还要强了。下到七八岁的小孩儿,上到七八十岁的老头儿老太太,就那么六个章节翻来覆去地听,怎么都不嫌腻,可谓全城轰动也不为过,还带动了周边事业蓬勃发展。</p>

    木子衣铺用棉花做的孙悟空小人偶,还有蟠桃会闹天宫的绣花衣裳、围屏、帘子等等;首饰匠人打的猴儿簪、传道钗、仙山楼阁大花冠子;锡匠铜匠陶匠做的花果山系列锅碗瓢盆……卖得可好了。</p>

    听说最近配合《大闹天宫》还要排一出武戏,消息刚放出来,“德云社”的票一口气卖出了两个月的。之所以没有卖出三个月的,不是大家不想买,是王班头不肯卖。</p>

    两个理事在“德云社”戏班与乐正乐师等碰了一次面,那天台上恰好在演《窦娥冤》,段落卡在窦娥无辜冤死,许下“血洒天,六月雪,三年旱”的心愿。后面的故事却要次日才得。</p>

    《窦娥冤》已经被拿出来演了几个月了,大概的情节众人知道,可是知道与看到的感觉不一样。大家正是急得不行,都想知道后面她的愿望成了没,那反派又怎么被收拾的,王班头却说明儿再演,当时就有急红了眼的人拿着瓜子果子往台上砸——大家本就被剧情郁闷的不行,直想把狗官反派就地打死,这姓王的却不干人事在这吊胃口,只是砸砸瓜果真不算什么吧!</p>

    王理事性子更急些,他也反手砸了一筐小青梅子,无比精准然后神色如常地坐回来,与那乐正说道:“难怪各位舍不得走,是我也舍不得了。这个青山城,真是不一般,先头竟是我小看了它!”&l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