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九十三章 囚牛(第1/2页)  带着仓库回古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城阳公主能陪着妹妹一起将工匠都没折腾出来的复原给做好了,归根结底一是天分,二是看书。</p>

    平日里她无事时也将妹妹送来的李园杂学的书册看得差不离,只没从头到尾系统地整理过。</p>

    骡机整明白了以后,城阳公主像是了悟了一般,发现了李氏杂学的精髓,这方索要了全部的书刊,按照不同的门类分别整理汇总在一起。</p>

    整理的过程中,城阳公主的心态从一开始的“有意思”逐渐变成了“有深意”。那些看似放诞或有趣的小篇章,分别汇总后就成了一门由浅入深的系统的学说。</p>

    京城里的读书人,包括太傅、大学士以及出面保护了李咎的郑适道,即便日常生活偶尔会用到李园的学说,但是认真提起李园杂学时,心里也多有不屑,认为那是哄下里巴人的玩意儿。也就工部的几位主簿和理事比较重视其中涉及农学的部分,顶多再加上司天监的人觉得李园的学说对他们观测星象、理解气候变化有帮助。</p>

    城阳公主一开始也是和公公、丈夫一样,认为李园的杂说它真的就只是给升斗民解闷用的,直到她系统地、分门别类地将所有学说整理明白,她才能窥见其中的真意,才真的明白为什么李咎会给它们取名为《物理》《地理》《哲学》这样的名字。</p>

    小公主偏爱生物,城阳公主的偏爱却是物理,尤其是天文物理。</p>

    为了避免过早地与当世大儒产生冲突,李咎并没有直接抛出恒星、行星、卫星的概念,只提出了设问“天行有常”的“常”到底是什么,再有一个铁球实验邀请感兴趣的人自己去测试,并且用小球法解释了日食和月食的成因,至于其他信息,一概没有详述。</p>

    城阳公主极为聪颖,李咎的含糊其辞反而勾起了她的好奇,更让她想往后探索下去。</p>

    得知李园的书刊都是由张家传递而来的,她特意命自家长随去了礼部,送上书信一封,礼物两份,请礼部的张主簿将书信送往淮南道。</p>

    公主与礼部官员有往来实属正常,没有人多想,因此城阳公主的书信也无人察觉,就在张主簿有意示好下,平平安安地送到了李园。</p>

    城阳公主为了防止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写信用的是假身份,字迹也是标准的馆阁体,按常理,李咎不可能知道这封信的主人是谁。但是张主簿却给他漏了题。</p>

    自从前年将李园的拼音、《三国演义》带进宫廷,京城张家就自认和李咎绑在了一起。他们家往前数三代都是泥腿子,靠着跟太宗打天下的祖父的从龙之功顺利翻盘,成了新贵。</p>

    这个年代的新贵意味着没底蕴,不了解规则,和真正的世家大族玩不到一块儿。即便这个京城张和另外两家张姓连了宗,他们依然处于权贵圈的鄙视链的底端。</p>

    京城张的几房人不擅科举,大多靠捐钱、荫庇而做些不起眼的工作,比如礼部、工部、刑部的主簿、理事,碍不着谁,人数也多,别家无所谓,倒是张家这样的人家最容易得手的地方。故而有名有姓的“张主簿”里至少有三人是京城张家的子弟。</p>

    张家想更进一步,无奈本家没有出色的儿女,既难于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