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九十一章 掀起千层浪(第1/3页)  带着仓库回古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荒山上的李园工厂,工人们还在为是回家种地还是留下继续当工人而犹豫着。</p>

    想回家的人有回家的理由,最主要的就是放不下家里的田地,那可是命根子。几个女工还多着一重顾家的缘故,家里老的老小的小,她们不仅要下地,还得管一家的吃喝拉撒。工厂里给钱是大方,可是也不知能大方几日,万一年中时没钱了,她们工业做不下去,地也荒废了,到年底顶多收得些租子,又顶什么用!</p>

    不想回家也有不回家的理由,他们家都在村里,困顿不堪,而李园的工厂都在县城,在县城干活的人也算是半个城里人了!再者,将工厂发的衣服、福利、饭菜都算上,在工厂里干一个月能顶一亩地的收成,活儿还轻松,若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还不如留下来更划算些。就算年中工厂不开了,就地转为荒山的长工,似乎也没什么不可以的。不管怎样他们都是认得字儿、背得下什么守则又是什么规矩的人,又和荒山的长工一起过了这几个月,怎么都算是合格的李园人了。</p>

    张周氏舍不得家里的地,但是也舍不得充满希望的工厂。她是最灵性的那个,何药娘明示过接下来会申请让她当甲一组的组长,手上能管两个人,工钱能加一成。</p>

    最后还是李咎出面将张周氏等几个被何药娘点名的骨干给留了下来。</p>

    张周氏是很好劝的,青牛村明显就是开荒开到了滩涂上,必然是要与河道抢空间,几亩地虽然好,但是有一年没一年的,并不稳定。</p>

    张周氏仔细一想,确实家里的地被淹的频率越来越高。她也自学了李园的一些杂学,大概知道了水土保持、人与水域争利是怎么回事,两边一对照,就知道李咎说的不假。且她对工厂有信心,故而李咎一劝,张周氏就决定留下了。</p>

    张周氏是个果断的女子,既然决定长期留下,她便索性回家将那一点点可怜的田和房子都便宜佃给了亲戚,彻底断了念想。</p>

    李咎劝得了五个工人留下,直说得自己都快抑郁了。他一开始将李园收留长工的要求放到最严格,就是必须家破人亡无以为生,才能进李园当工人。除了头一个原因是他想多救一个是一个,另一层考虑就是有家产的人那个心意啦就总是留在自己的家产里,他们很难摆脱土地的束缚,而只有能彻底与土地做分割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产业工人。</p>

    张周氏等五个骨干留下了,还有制作骡机的工匠的家眷,通过考核的人有七个,总计十二个人与李咎签了二十年的雇佣契约,正式成为李园的工人,从此过上了朝九晚五带薪双休的社畜生活。</p>

    李咎给的工人待遇非常优厚,就连张周氏等人自己都觉得优厚得过了头。张周氏一度想加个班啥的多纺点纱,却被李咎阻止了。</p>

    李咎刻意太高工人的价格,也是想引导多余的劳动力向工厂转化。这一手效果还不错。荒山的长工们,特别是年纪比较小的那一批,不论男女,他们每天看着工厂的工人们穿着整齐的工装上下班,眉宇间都是轻松的神色,心中自然羡慕极了。有目标就有动力,因而他们为了进工厂也着实下得一番功夫努力学习考试。</p>

    在走锭车的来回往返中,李园纺织厂步上了正轨。虽然十二个工人还只能保持两台骡机正常工作,但是骡机的恐怖效率已经初见眉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