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八十七章 除夕二(第2/2页)  带着仓库回古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人是养生所的老嬷嬷,她捏着衣角,忸忸怩怩地说道:“本想凑个万民伞,谢谢老爷的活命之恩,但是听说那个东西只能给当官儿的送行用……我们都不想老爷走,就不敢送那个。大家拼得这么一件,不成个样子,只是借个吉祥的意思。”</p>

    李咎倒是很喜欢,当天晚上出去看花灯就将这件衬袍穿在了道袍里面。</p>

    青山县的热闹从年前一直持续到了元宵,元宵是最后一个不做宵禁的夜晚,也是唯一一个合法的男女私会的日子,可以说是全城出动,大凡手头有闲的人,都出门闲逛来了。</p>

    去年李咎让吴管家做的灯很受追捧,今年于是满大街的人手里提的都是兔儿灯、荷花灯、蝴蝶灯和狮子灯。也有几个富贵人家放了走马灯,里头刻着各种故事,引得附近的小孩儿们扎堆看故事都忘了走动。有那些心思巧妙的,已经在李园彩灯的基础上弄出了其他制式的花灯,比如今年是蛇年,遂见好些家放出了漂亮的玻璃蛇花灯,其中最好看的一盏还是一组白蛇青蛇主题的美人灯。</p>

    李咎边走边观察着人们的活动。</p>

    繁荣的市场催生了小而灵活的地摊经济,以前都是常见的几样杂货摊、杂耍摊,今年却多了许多其他的摊子。卖零食小吃的,卖衣服首饰的,卖锅碗瓢盆的……挤挤攘攘,热闹极了。</p>

    逛灯市的人都穿上了自己最好看的衣服,一水儿的月华裙叠凤尾裙装饰,在月色灯光下风流妩媚极了。人们一边看灯,一边和小贩们讨价还价,手里抱着各式各样的小玩意儿。还有青年男女就在灯下看对了眼,便含情脉脉地相伴逛了下去,哪怕只是从头到尾再从尾到头来回反复做钟摆运动,眼里只有彼此的小年轻们也极乐意。</p>

    李咎走了两回,感觉去年的秋收不佳的影响几乎是没有了,大家又安居乐业起来,似乎对未来很乐观,感染得李咎也觉得肩上的担子轻了许多。</p>

    不过似乎总觉得还差了点什么……</p>

    李咎走到第三遍的时候,总算想起来了。</p>

    有花灯,无灯谜,乐趣要少一半来着!这个时候并没有成形的灯谜,猜谜这个活动还停留在“隐语”层面,或者说更接近射覆,就是李商隐所写“分曹射覆蜡灯红”的那个射覆。这个文化层面有点儿太高级了,就比如《红楼梦》中曹公用了个“瓢”字去射,用“绿”字去覆,其实就是出的两个谜语,谜底都是同一个字——可是这个程度的猜谜,李咎自己都玩不动,何况普罗大众?</p>

    李咎一行走到了吴管家的儿子媳妇看的花灯摊上,今年他家卖的李园灯是老么大的一个生肖龙年转蛇年的藤架子灯,染得漂亮,点起灯火来五光十色,谁看了都走不动道。偏这个灯他们家又不卖,只放在那里揽客,被吸引来的人多少都会买上一两个小花灯。</p>

    吴媳妇见李咎来了,忙拍拍手,跑出来迎接他:“老爷来看看?我家那口子在后面扎花灯哩!”</p>

    </p>

    </p>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