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六十五章 李咎和黄致算的一笔收入账(第1/2页)  带着仓库回古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听完李咎转述的青牛村等村落的情况,黄举人脸色十分凝重:“听起来即便赶不上十几年前的那次绝收,却也很严重了。不仅仅是粮食短缺,还有粮食短缺会引起的一系列事情。流民、劫匪,明年的耕种,行商的往来……牵一发而动全身。我等下就去找赵县丞告知情况,最晚明天,必须得和县令大人共商此事。”

    “县令大人应该已经知道了,大人派了差役一起去乡下看过。”

    “我忘了这个,那我们等什么,一起去府衙?这些天县令大人因为担忧收成也十分焦虑,估计也在等十里八乡的来报呢。咱们早做打算,也好有个应对。”

    李咎道:“稍等一等,这正是我来拜访哥哥的缘故。若只是约兄长同去府衙,我叫人传话约兄长一起去找县丞不就完事了?这事说起来棘手,咱们坐下详谈。”

    黄致道:“啊,好,你坐你坐,我让厨房准备些茶水来。”

    李咎一直在纠结自己的特殊外挂要不要让外人知道,后来他发现这事根本就没法瞒下去。

    没别的原因,还是低下的生产力导致。就比如这次困扰他的粮食问题,在未来想多编个十几万斤粮食不难,它也就是百来亩地的事儿,并且物流和人口数量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把它消化掉,这个增量摊在那么大的世界范围里,也就是个万分之一的浮动罢了。

    可是在大雍就不行,十几万斤粮食在大雍是至少五百亩耕地的产量——听起来似乎也就多了个五倍的样子,可是大雍的耕地数量还不足未来的四分之一,每亩地需要投入的人力比未来高,运输这十几万斤粮食要花的时间和人力相较于未来世界那都不可同日而语。

    短时间内李咎没有任何办法给超出一定量级的物资一个合理的来源。布匹、种子、钟表、首饰,都可以是家传的,但是家传总有个限度。李咎口中的“隐居”之处,也就那么大的一片山林,能藏下多少东西,是摆在面上的。更不提陈粮新粮等等其他问题了。

    哑巴早就知道了真实的情况,这只是让他更加敬重李咎。本来李咎开鸡毛房收人过冬,就是顶顶的好人,更是他的救命恩人,敬他是应该的。后来哑巴逐渐发现李咎的秘密,以他的认知他很难理解穿越是什么,随身空间又是什么,他只知道李老爷像传说中的神仙一样可以隔空取物,并且取的东西源源不断,又似乎都是仙界异宝。本来就是“大善人”的李老爷身上又多了一层“神光”,而哑巴他又不会说话,在李园的第一年学到的字也不足以让他和外界无障碍交流,等到了第二年,哑巴已经对李咎死心塌地了。

    哑巴的这个情况让李咎对大雍人稍微多了一点点信心,所以才有了后来没有刻意避开染织陈的事情。

    染织陈多少猜到李咎的家传之物带点儿神话色彩,李咎不说,他也不问,不仅不问,也没告诉其他任何人,包括他的老婆孩子。不仅如此,为了让李咎安心,他平时外出跑商,会让老婆孩子自带家资住到李园来。

    大雍啊,古代啊,男女大防啊,就算是亲兄弟都未必敢这么办啊!顶多是托付兄弟们的媳妇子多照顾下家眷,除非是没分家,否则哪有人让女眷住到未婚的兄弟家去的!偏染织陈就敢。

    染织陈算是这个世界里混到了前百分之三十的那种人,染织陈的信任和可靠无疑给了李咎很大的鼓舞,让他愿意迈出关键的一步,让黄致也知道得多一点。

    李咎道:“我给咱么县算了一笔,若是每个村庄都像那几个村一样,今年减少了三四成谷子,那么到明年春粮跟上这段时间里,会有三十万斤粮食的缺口——”

    刚刚还有些发慌的黄致听了这个算法,手上的动作却慢下来了。

    “等一下,如果时这样算的话,恐怕倒不用着急了。”黄致在纸上算了一手,道:“也没那么大缺口,咱们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