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五十六章 提前秋收了(第1/3页)  带着仓库回古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吴书生在李园安安分分地当他的人形自走记录仪,随笔札记,写了厚厚的一本。</p>

    黄致当然知道他的习惯,甚至还会在他写书的时候和他悄悄地嘀咕一下李咎。</p>

    吴书生也见着了李园最有代表性的几个人,比如漂亮得放在京城也能数得上号的赵三九,还有正在学唱《牡丹亭》的妩媚婉约的千红,还有看起来不起眼但是莫名的让人看着就感觉很快乐的余幺娘。</p>

    李园的女孩儿们和外面的人不一样,除了李园人独有的精神气之外,还有其他特殊的气质。吴书生在随笔中愿意称之为“有主心”。</p>

    她们是能掌握自己命运的人,而不必为了其他任何人去违背自己的意愿。</p>

    听闻外面的人对此颇有意见,其中就包括赵县丞、尤复等。他们认为李咎过于放纵自己的“下人”,尤其是任由女孩子们在外面抛头露面,简直败坏风气。</p>

    李咎对此的决定是尽量让外客与李园的女孩子们不要见面,不要有交集,然后依然我行我素地放任姑娘们经营自己的事业。</p>

    吴书生一开始也是认为这样不好,他和李咎没有熟悉到可以直言不讳甚至以疏间亲的程度,便只在与黄致沟通字典的内容时偶借话题提起,言下之意是“男女大防”“男女本份”等不可不守。</p>

    黄致连连摆手:“不必提此事,伯休(李咎的字)的意思,外面如何他管不了,但是在李园中,人只分强弱,没有男女老少的区别。是以力气大的女子也可以做男丁的活计,孱弱的男子也可以做些浆洗缝补的事情。凡事只以人分,不看其他。你既然知道伯休心中无分尊卑,想来也能理解他无分男女的做法。”</p>

    吴书生觉得这事奇奇怪怪的,但是又说不上哪里怪。</p>

    李咎太会掰扯歪理邪说了,在李咎的世界逻辑里,大雍的土著人根本就不可能打败他。被李咎的“人就是人,只有能干什么会干什么的区别,其他区分都是表象皮囊”的歪理洗脑数日后,吴书生只能忍下了这一点点的不方便。</p>

    具体表现为每当有姑娘路过,他就赶紧背转过身去假装看天看地看风景就是不看人。平时遇到女孩儿们和男丁们聚在一起吃饭或是干活,也学会了把“穿着工装”的女人当男人对待。</p>

    时间一长,吴书生也就习惯了,并且渐渐地相信了李咎和黄致的话,也许人和人之间本就不需要防得那么严格。</p>

    吴书生还从李园的姑娘身上获益良多。三九和小莲极为擅长经营,这是吴书生的短板;余幺娘能把铺子和李园上下的杂活打理得井井有条,比吴书生在京城时的管家和仆从还灵性,单看外表绝难看出这个小姑娘心里能同时装下那么多事;千红就更不说了,她本就擅长风月,如今更加出息,颇有千金一步的架势,而千红等人所唱的“青山戏”,远比吴书生在京城看的杂戏经筵等有趣得多。</p>

    不过,吴书生总觉得李咎的打算绝对不仅仅只是让三九、幺娘开铺子卖衣服,又或是让千红和王班头闯出个李园戏班的名声,如果李咎的计划只落在几个亲近的人身上,恐怕也不值得他之前花那么多心思揣测了。</p>

    吴书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