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八章 稻花香里说丰年(第1/2页)  带着仓库回古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按照这个时代的时间差,一般说来,时尚落后的地方,比时尚超前的地方,流行趋势大概晚个五到十年都很正常——仅限时尚潮流流行圈,涉及到基本生活的又是另一件事了。

    李咎估计现在钟表等物已经传到了燕京一带,但是可能还没能开始流行起来,故此市场还比较有限。同理还有铅笔和月华裙等。

    月华裙的热度渐渐的没有之前高了,一是参加的人多了起来,二是月华裙比较繁复,穿搭要求高,普适性也不是很好,木子衣铺又没有能力独占市场,前段时间已经到了拼价格的时候。三九和幺娘找李咎讨来意见,以后只做最精品的款式。为这个,三九将存下的银子拿去做定金,将老陈家几款独门的鲜艳料子全部包下,就为做出独具一格的衣服。

    而李咎给三九她们新出的主意,做的新款的衣服,一个是凤尾裙,一个是斗篷。这又是全新的两个东西,足够再炒一阵潮流了。

    凤尾裙和月华裙有一些仿佛,它本身是一圈装饰性的带子,围在腰间,点缀在裙子纸上。每根带子上用各种工艺进行装饰,起到点睛之笔的作用。因为形状、颜色都没有固定范式,可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审美。

    至于斗篷,实用性一般,装饰性极好,这个季节做轻纱质地的,风流婉约,再冷一点做大风毛的,富贵温暖。姑娘们有时候在附近走走,不想被人看见容貌身形,就可以随手披一件;有时候一天早晚温差太大,也可以带上一件,冷了穿热了脱,还能遮风挡雨遮太阳的,挺合用。

    三九得了新主意,这些天休息的时候就忙着计算这些,还给园里的女孩子们每人做了一条凤尾裙。那些刺绣、钉珠、手绘、盘金银、织螺钿、挂铃铛、结花绳儿的各式各样各种花式的裙带,把秋季的李园也装点得百花齐放一样。裙子还没正式开售,已经有好些外头的人家打听什么时候开卖,显然预热做得很成功。

    不过李咎低估了另一些东西的传播能力。

    时尚和潮流的传播最慢,这是因为社会经济水平不高,传播效率低下,且确实大多数人家一年才得做一身衣服,并没有那个闲钱追逐潮流。

    但是和教化相关的东西传播速度极为恐怖。整个社会对文化人的追捧,对读书的热衷,直接导致有利于读书的东西就是会飞快地传遍大江南北。

    至少此时此刻,拼音和铅笔已经在南北各地的城镇全面开花。那个注音表被传抄到各地,还出现了各地的方言版和其他提示词。比如“K”这个声母,李咎用的是贝壳的“壳”字,而在其他地方它被改成了蝌蚪。

    大多数学塾用的拼音表都是木头雕的小块儿,或者就是厚纸打格子抄下的字母。

    也有富豪人家描龙绘凤花团锦簇地整一个金银珠宝版的拼音给孩子读书使。

    当然最贵重的还数天家的版本。当今崇尚节俭,自然不会像富豪之家那样一味地堆砌金玉,故而小公主小皇子们使用的拼音表是洒金笺的底子,墨写的字,岩彩的画,看着十分普通。

    但是写字的人是三元及第的本朝书法大家仇长洲,配画的人是宫廷画师之首大家曹山河。

    两人的作品一向有市无价,现在双剑合璧,可以想见这样的拼音表如果流传出去,能卖出怎样的价格。

    现在这样的拼音表正挂在东宫的书案边,一个太学生正陪着笑教小皇子们学拼音。

    听着孩子们牙牙学语的声音,皇帝陛下满意地离开书房。跟从的侍讲学士说道:“陛下慧眼识珠,倒是臣下们拘泥了。皇子们认字可谓一日千里,那些加了注音的书,也颇能看得几本了。却比我们那时候快些。”

    皇帝陛下心情好得很,自然不会怪罪他们之前进言取缔禁止拼音的事情,只道:“你们也是恪尽职守,何罪之有?”

    他又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