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三章 尤老先生写奏陈(第2/2页)  带着仓库回古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完奏陈,再抄这本《百家杂学》。倘若抄完后你对这本书上的部分学说感兴趣,再告诉我。”

    尤复惯常给老爷子抄书的,也不觉什么,接了书和信就去一旁誊抄。

    尤南在座椅上往后靠了靠,仔细算了算,这事也不算什么正经上书,就是个老人家看到新鲜事,告诉皇帝陛下知道,写到这个程度也可以了。

    至于未来的打算,未来再看。至少要亲眼看着这粮食种出来,亲手算一算退化了多少,那才能正儿八经地上书。

    如果自家有人愿意去青山县,跟着黄致、李咎等从头到尾顺一遍,那是最好了……

    想到这里,尤南又吩咐儿子说:“那本书你抄完了拿去给其他人抄,每个人都抄一遍,每个人都要写一篇心得给我——这个心得没什么好坏之分,也不算科举正道,最要紧的就是真实,决不能为了写出来好看硬着头皮写喜欢。最晚八月初二交给我。”

    “是,父亲大人。”

    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但愿一切顺利。

    尤南对李园的新粮食的收成信了六成,不管他自己认不认,反正他下意识地帮学生找起了需要的人才。

    黄致也一样,给李咎举荐了许法曹专门处理和官府的往来事宜后,又甄选了几个求学的学生跟随李咎念“科学”。

    陆陆续续的有人来有人走,最终有那么两个人坚持了下来,就像当初的孟田旺一样,他们相信李咎说的话就是真的,即便这门学说不能考进士做官,他们也选择留下钻研。是认认真真地研究,不像是赵笠和黄致那种感兴趣当杂学随便看一看的欣赏。

    李咎给他们上完第一堂遗传学实验课后,见他们刨地的姿势很标准,加上他们手上有茧子,对农作物也很熟悉,于是随口问了问他们的经历。

    果然这两位学生都是农民家的孩子,因为自己几乎饿死,也见了太多因为饥饿死去的同乡,从爹娘那里看到了太多绝望的悲痛,所以才会在听完基础课程后选择留下。

    李咎其实没指望他们能完成逆转品种退化的壮举,但是只要他们能把知识传承下去,只要能一代代地努力,这一切只是早晚的问题。

    况且逆转既有品种确实很难,培育新品种却未必有那么困难。他需要的不是未来世界逆天改命级别的丰产粮种,也没有抗虫害抗病害的需求,只要比现在的品种增产就可以了。这应该……也……不是……很难?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