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一章 关于强盗的处理方案(第1/2页)  带着仓库回古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黄举人推荐的讼师姓许,李咎在家里上课的时候,许讼师已经把县衙诸事打点得妥妥当当了。

    李咎想起来问牢里的情况,王得春就叫来了许讼师一一仔细报与李咎知晓。

    在许讼师看来,这事简直易如反掌。

    人证物证俱在,且人证里还有那么两个大佬,翻不出天去。

    律法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犯的什么罪,主犯怎么判从犯怎么判,白纸黑字绝无含糊。

    本地主政的王县令自然是偏向李咎的,李咎自家也有钱,而另一方非但穷困潦倒,甚至都不是本县户籍——本地人和外地人起了官司,多半还要考虑个本地情分的意思,李咎占了这个情分在,又比那群匪徒有优势。

    李咎的意思也是秉公办事即可,并没有律法之外的请求。

    不论如何盘算,都是李咎占绝对优势,找不找讼师都不影响最后的结果。许讼师当法曹当讼师这么多年了,还没见过这样简单的案子,以至于这钱他拿得都有点心慌。

    李咎问起情形时,许讼师唯恐哪一点不周到,从王法条律和本地先例,一桩一件与李咎掰碎了讲解。

    中间自然带上了牢里那些人的口供。首犯李熊第二天就因为伤势过重死掉了,他被李咎削了一只胳膊,失血失温的,伤重不治也确实在情理之中。

    李咎谈不上有什么愧疚或者失望,哑巴也被砍成了重伤,也差点死了,李熊既然敢对他家的人动手,就应该预料到了这样的后果。

    许讼师也说道:“这是好的。按律他若狡辩称流民失所,行盗窃之事以养孤寡,顶多判个绞监候,大概率只是徒、杖罢了。他自己死了倒是省事。”

    李咎道:“天下流民失所的多了,岂有人人都行盗窃以糊口的,况且是携带凶器上门明抢。别人不提,就是咱们家的这些人,哪一个不是走投无路差点饿死?只他们都是老实人,不敢犯法。”

    讼师道:“主家说的是。”

    李咎又问:“同伙怎么说?”

    讼师道:“正要和主家禀告此事。按同伙的口供,原来他们做的打算不仅有劫掠主家,还有放火烧宅、要挟家产等。主家附近邻居等皆是木头房子,近来东风烈却不见雨水,一旦被人纵火,火势岂有不绵延开来的?幸而主家勇武,这才避免了一场人祸。县令大人审问至此,亦是后怕不已。”

    别说王县令了,李咎也吓出白毛汗来。最近大约是吃台风外围下沉的缘故,万里无云万里天的好气候,倘或被人放火,以现有的消防能力绝难处理。

    “可恶,才刚秋收,家家户户谷仓里对着的粮食是今年的税赋和明年的口粮,若是被烧了,岂不家破人亡!”

    讼师道:“正是,因此县令大人对他们可谓深恶痛绝,又往下询问,不想却问出了别的事情。原来他们同伙中另有几人口供互相应证,足可证明他们绝对不是走投无路为了混口饭吃才冒险行事,就是提前踩了点,安心要一夜暴富才铤而走险的。那为首的几人,均是南边怀嘉郡玉鹤县人,在老家横行霸道惯了,不事生产、为祸一方。幸而被老爷收拾了,不然还不知有多少人遭殃!这里头还牵涉出几桩怀嘉郡的命案,县令大人已发了公函去怀嘉郡,大约是新仇旧账一起算的意思。”

    李咎皱起眉来:“他们还踩过点,我竟然不知道,也没发现。可见是咱们家懒散了。”

    讼师道:“也不尽然。主家用工多,他们找人混在了短工里,防不胜防。老爷看得出外头的生人,也看不出自家的短工起了反叛。这回他们找的一对兄妹当内应,先打晕了守门的,这才畅通无阻起来。叫人怎么说呢?到现在那俩兄妹还穿着主家您给的新衣服。真是恩将仇报。”

    讼师说着,特意将魏七和魏八的口供誊抄出来给李咎等看。一旁听他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