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三章 郡守到访(第1/2页)  带着仓库回古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件事,第二件事当然就是解决品种退化的问题啊。

    李咎已经和黄致提过这件事情,但为了防止众人的希望过大,也是为了尽量去搜罗合适的人才,李咎仍然选择当众公开招募合适的人选:

    “第二件事情就比较为难了。各位今日所见的四类种子是我家祖上传下耕种的,它会退化,会逐年减产甚至绝收。这是经由我家前辈亲身体验,已经出现的情况,绝无避免的可能。我需要人帮忙减缓甚至阻止它退化。以前在我家,有许许多多专门折腾种子的先生,他们无一不是天纵之资的……学士,一生都在农……农牧学塾里专心探寻庄稼、六畜的栽培和繁育,但是现在没了,都没了。”

    李咎尽量使用简单的词汇来描述,甚至还特意留了些时间给他们理解。

    黄致已经和李咎讨论过这茬子事,顺势接道:“我们可以重建你所说的农牧学塾,先贤能做到的事情,我辈未尝不能接替。即便只能做到先贤所为的一部分,让先生家的新种子可以保有一半,甚至三分之一的亩产,也可以知足了。”

    李咎道:“这正是我想做的第二件事——招募有志于此道的人加入李园的农学学塾,治学此道。我尚有一些先祖留传下来的农书,为世所罕见,我愿意将其整理刊行,交于求学者一同探讨。只要是有志于此的人,不论男女老幼,均可报名试学,我将毫无保留地传授其简单的入门之术,若是学有余力,就会得到学塾的聘请,可以继续学习更难的东西,最终走上某家先贤的农学之道。因为农学不入科举,各位果真来报名了,则需得明白,所学的一切都是为了庄稼和牲畜,于科举、仕途无用。”

    这话并非说给在场的人知道的,在场的人多数都是普通平民,藏着合用的天才的可能性无限接近于零。李咎希望通过他们将此事宣扬出去,能吸纳一批愿意将人生奉献给培育庄稼、繁育牲畜的农学天才。

    在场的人也确实听得似懂非懂,大约知道原来是这么件事,李咎想要学生,但是又不是走科举的学生。不能走科举,这就让人心里凉了一半,大凡家里不缺一口饭的人,都不愿意放弃科举之路。

    一时间众人又纷纷议论起来,仍是之前最先开口的那几人说道:“先生的意思,我们晓得了。果然有这样的人,我们自然劝他来。”

    还有心大一些的人半开玩笑半认真地问:“老爷家的学生和长工一样管吃住穿衣不曾?若是管这些,我也报名来的!却不知那里报名呢?”

    李咎道:“只是今日刚想起来这些,尚不曾仔细谋划得来。果真我想清楚了,就会将招募学徒的一应事情张贴在外面的凉棚里。有意向的人近日多留心些便是。此事还需举人老爷帮忙参详一二,毕竟李某于诸多事务不甚了了。”

    黄致知道这是让自己背书的意思,满口答应下来。

    既然黄致答应背书,众人心下对于李咎所说的两件事便再也没有什么抗拒或者怀疑的念头。众人围着李咎等人迟迟不肯散去,直到天近黄昏,方依依不舍地各自回家。

    王县令和黄致都是读书人,身体比不得劳动人民健壮,早就体力不支先行告辞,回府的回府,回房的回房。只李咎和哑巴仗着身强力壮,从早上一直站到了下午,中间李咎只吃了一碗乳茶充饥,到傍晚时已是饥肠辘辘,嗓子也哑了,直把幺娘、三九等心疼得不知该说他什么。

    三九那里才刚将热水烧好了放在“浴室”,催着李咎去沐浴更衣准备休息,不想王县令却去而复返,还带了个韩先生一起前来,请李咎帮忙招待两天。

    当着李咎的面,王县令只交代说:“这是我的至交好友,韩先生、米先生。今儿听我说了你家种种不凡,深感新奇,想叨扰两日亲身体会体会,劳你招待几日,凡事与黄举人相类也就可以了。不过二位先生来得匆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