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九章 廉价和利润(第1/2页)  带着仓库回古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咎想做出来油墨之后再批量印刷《三国演义》与其他书册,却不料其实外面已经有书商在传抄《三国》了。并且他们还传抄了两个版本,说书版和张贴版,所以外面的酒肆茶馆也渐渐的有说书人说起了这个所谓的“李园版三国演义传奇”。

    李咎听说后深深吸了几口气才让自己平息下来。

    算了算了,不值得生气,反正目的达到了,而且本来这故事也不算是他的,人家版权是罗贯中的,仿佛他也没什么立场去争什么。等过段时间印刷术好了,将黄举人的注释版一刻上,廉价注释版分分钟把那**商打趴下。

    与其想这些,还不如想想接下来的事情。

    李咎点上蜡烛,在柔和的烛光下翻看自己之前写的计划。

    其他产业一切正常运转,水泥和铅笔基本都实现了不亏本,这部分涉及的工钱花费以及长工们的食宿花费,都已经被产品的销售额所覆盖,甚至还略有盈余。李咎完全可以考虑投入新的项目,比如年初就有计划的蜂窝煤和弹簧。

    蜂窝煤是入冬之后才要用的东西,成分不复杂。算起来江南正式入冬大约是农历九月以后,按理还有五个月左右,似乎时间绰绰有余。李咎却决定提前开始着手蜂窝煤的制作。

    一来这边摸索配方的时间比李咎预料的要长。晚上几乎没办法工作、通信不发达,导致一切工作的节奏都很缓慢。找到合适的师傅来做配方都得要几天功夫,若是有需要李咎决定的事情,除非李咎就在边上,否则传个话,一来一回的就半天功夫没了。李咎也想写信交流,但是识字率就那么高,孟田旺等人到现在也只学会了常见字,那还有很多不太常见的呢!招来新工匠,认不认字儿都两说!

    二来罗家爷俩让李咎意识到,这个世道比李咎原以为的还要艰苦不知道多少倍。廉价又好用的蜂窝煤,早一点做出来,早一点带到苦寒之地去,兴许多救得些人。可以取暖是一件事,带起一个蜂窝煤的产业又可以养活一批人。

    三来使用蜂窝煤,有一氧化碳中毒的风险,使用蜂窝煤的人需要时间去学习怎样和这个东西相处。

    李咎的笔尖停顿了一下,蜂窝煤是个暴利行业,它用的材料是廉价的煤渣。一旦形成了产业,会不会有垄断导致穷人用不起蜂窝煤?若是如此,岂不是和他的本意南辕北辙?还有,这和水泥等物不一样,水泥是提高建筑质量的添加,蜂窝煤却是和柴火一个性质的必备之物,是带有战略性质的东西,官府会不会想插手?

    这方面的事情自己实在不懂,只得等黄举人腾出手来找他问问。

    李咎在“官营”两个字上圈上两圈,打了个大大的问号,继续往下写第二件事:弹簧。

    上次染织陈拿走了一个弹簧床垫,后来又给儿子女儿也搬了一床走。黄举人也订了一个送到家里去“给家母、内人等也受用一番”,后来听说评语相当不错。

    李咎意识到弹簧床也是个可以变成产业的好东西。把弹簧做出来还可以顺便把弩机、减震器等或改进或发明出来。

    只是普通的家用弹簧对铁的韧性要求已然很高,要用到机器上就更难了,少不得还得去找个能冶铁的来。不过冶铁这事儿也不是一般的铁匠能做到的,它和烧窑的关系也很大。冶铁的温度、合金的组成都得看着来。虽然仓储的书里有部分配方,可是李咎连提纯都做不到,又怎么可能轻轻松松地就能把配比做好!

    李咎的计划能有现代弹簧一半的性能就好了。横竖弹簧床、减震器都是大户人家才配用的,坏得快也不怕,他们换得勤便些,工匠们也好多挣饭吃。

    总结来就是需要找冶铁的人,因为蜂窝煤也和燃烧有关,孟田旺以及冶炼上的人说不定会比较有经验,倒不必单独再找,直接从里面划拉就是。

    另外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