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四章 如火如荼的小建设(第2/2页)  带着仓库回古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吃!

    再变成了好奇:他们拿来盖房子的灰泥巴是什么东西,怎么和常见的黏土不一样?

    同一时间,染织陈盘下了店铺,取名叫“柳记货行”,码头和车马行到店铺的道路也开了工。这边都是牙行帮忙搜罗来的短工,干活速度比济贫处快。加上铺设道路不比建房子麻烦,建房子又是刨地基又是搭骨架再一层层往上砌,而修路可以一段一段地来。

    第一天他们挖好排水系统,第二天就下了路基,给一小段路铺上了水泥,于是水泥的优势性能很快就在人群中传开了。

    人们好奇地打量着被圈出来等待晾干的水泥路,或者在已经干透了的地方悄悄踩几脚,然后互相分享心得:“你听说了吗?那个柳记货行啊,卖的什么水泥,只要兑上水,和沙子石子儿一拌,摊平了用稻草盖着晒,没几天干透了,就是硬硬的平平的,仿佛大石板子一样呢!”

    “不止啊,拿来砌墙,牢牢黏着砖块石头啥的,那墙又牢靠又结识,在墙上再糊一层,等风干了,不透水不透风,还不容易坏,可比土坯屋子好多了!再扎实的夯土,被水泡一泡也不成样儿喽!”

    “这个水泥,什么个价钱哇?我家房子正要修一修哩!”

    “应该便宜的,要是贵得青砖一样,谁舍得拿来给福善堂修屋子啊!”

    ……

    于是路还没修好,已经有好些人家在悄悄打听“水泥”。

    染织陈粗略估算着,水泥最主要的成本是石灰的价格和运到荒山的车马费、人工费以及运到店里的车马费,平摊下来,大约是八个大钱一包,李老爷只要这个成本,多出来的利润都归它,而这又是个薄利多销的好东西……

    染织陈于是大手一挥:特供水泥,十二文一包,买得再多也不打折,产量有限,要买趁早。

    如此这般,柳记还没开门,订购水泥的订单已经排了十几户。

    柳记货行开门红,李园的春耕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李园的空地约等于试验田,被分成五块,分别种了本地粳稻、玉米、土豆、红薯、花生,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李园的土地就两亩,还有一头耕牛可用,这两亩地就全部交给了吴大郎亲自照管。

    虽然每个作物的需求不一样,但是总投入的劳动力相差无几,这样测出来的产量对比才稳定。

    而靠北面空出来的山坡种上了果树和经济品种。李咎没有将更适合北方生长的果树拿出来,只取了桃、葡萄、杨梅、枇杷等南方常见品种。

    天知道未来的改良种会不会退化……如果将不适应南方水土的果树拿出来却加速了它们的退化,那就十分不值得。

    他还得抽空将生物学出个基础课本,好培养一批能尽量延缓良种退化速度的农学家,或许能有新的发现也说不定。

    最近王德春进入了工作状态,李咎终于闲了些,可以继续折腾他的基础科普课本了。

    这一折腾就折腾到了二月份,进入了最农忙的时候。众人几乎忙得脚不沾地,回到宿舍倒头就能睡着,荒山、李园和货行一天一个样,终于有了点繁荣的样子。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