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二章 李咎的本心(第1/2页)  带着仓库回古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拿到了官府的支持,李咎回来叫初三郎给染织陈捎个口信着手翻修,然后回房坐定,先将外面的家里的各项事情检查一遍,又对着家里的人口册子陷入沉思。

    白天为了赈济贫民想出来让济贫处的人丁参与屋舍翻修的想法,是对的,他自己这里实在是抽不出人手来。而且,直接让济贫处的人参与建设,也算是以工代赈了,既能解决用工荒,又能给老弱妇孺提供一份口粮。

    只不过为了讲解水泥的用法和科普水泥的作用,李咎得选个人去工地督工。

    选谁去好呢?李咎在吴大郎、初三等人的名字上看了半天,也没想好。

    若阿柱是自家人,倒是很合适的,不过很可惜,阿柱有自己的任务,必须专注李园的农耕,这几天都在荒山那边待着,叫他去,也不知他肯不肯去?

    吴大郎来汇报春耕的准备、牲畜的情况还有竹木片的数量、储存,有点磕磕巴巴的。这也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现在在荒山那边还能镇得住,纯粹是因为荒山那头有阿柱等人也在,能弹压得住,并且长工们又是李家签了身契的人,都听话得很。指望吴大郎管好外面的工地、还要和官府打交道,那是不可能的,不吓破他的胆就不错了。

    初三郎捎了口信回来转达染织陈的回复,一通说下来井井有条、面面俱到,是个口齿伶俐、办事稳妥的好孩子。可是这孩子年纪太小,未必镇得住外面的大叔大伯婶娘,最好是能跟着老练的人多学学。李咎预备安排他跟着染织陈锻炼两年,再放出去独当一面。

    十八小莲等人更不提了,还是孩子呢,就算能用,也是个童工。李咎还没黑心到这份上。

    哑巴一时走不开,李咎非常需要这个人帮忙理货。他的哑病还不知道能不能治好,目前看来,县里的大夫拿哑巴的哑病没辙,李咎准备过阵子请府城的名医来给大家都看看身体情况,有病治病没病预防,顺带给哑巴也看看,如果能治好,过两年倒是个臂膀。

    刚想到哑巴身上,那三九和幺娘前来禀告女红那处的进度,做了多少衣服足够多少人穿、花了多少布料针线、需要采购哪些东西,以及月华裙、大襟镶边衫儿的订单。

    自上元节后,在青山县,月华裙几乎成为人手一条的必备裙,就连男子都悄悄做了“月华裳”追逐潮流。并且这个潮流还有向外扩张的意思,到这会儿几乎已经影响到了姑苏、金陵。

    有能力自己做的人,就自己去做了,但是都还停留在仿样子的阶段。上元夜那天虽然灯火通明,到底光线昏暗,多少细节都记不清,能仿制个大概就不错了。再加上那些极具特色的布料,也只有李咎拿的出,因此,仿制品基本上都只有个五色的样子,不是太暗淡,就是型儿不好,更不要提“光华流转”。想要原版,就只能来找李园。

    李咎没插手这事,而是交给三九和吴大郎家的媳妇、幺娘去接应。三九先给赵县丞的媳妇、染织陈的媳妇各赠了一条月华裙,那两位多少给了点工钱,再穿出去走动了几次,很快就有其他富商地主家的娇妻美妾大小姐着人送钱来求做一条。或有要轻飘飘的,或有要织金提花的,找她俩的人大都出资慷慨,只说外头的实在看不上,想要差不多漂亮、但又和她们俩的两条不一样的裙子。

    三九将常例和李咎汇报完了,然后偷看着李咎的神色,小心翼翼地问起外面的人托她俩做月华裙的事情。

    李咎本来就准备让她俩主持服饰生意,听闻这么快就有顾客上门,岂有不应允的?很爽快就答应了,只是关于材料成本等,另有计算:“这算是你们两个——若有其他人一起做,那就带上别个一起算——的私人产业,只要不耽搁了老爷我的事情,我喜闻乐见。以后你们出了这园子,女红活计就是你们安身立命的根本。不过,你们的活儿,所使用的针、线、布匹、花边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