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三章 被低估的财富集中(第1/2页)  带着仓库回古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染织陈一脸喜色地上门,时间又比约好的提前了这样多,李咎猜到了他的来意。确认哑巴和另一个泥工都学会了使用水泥后,李咎放下手里的锄头,领着染织陈回了自己的小楼。

    路上染织陈就按捺不住开始叨叨了:“您咋个还自己下地呢,那多脏啊,那是啥泥啊灰不溜秋的……”

    李咎说:“他们做得我也做得——别说有的没的,你怎么这么早回来?莫非是那车货一压到金陵就卖上了?”

    “你这个人,还不许我卖个关子,伶伶俐俐的自己就猜着嘞?”染织陈没能吊一下李咎的胃口,有点儿遗憾,不过说上买卖就眉飞色舞起来。

    “这次啊,可得感谢人家黄举人。得亏我寻思着我那老伙计在金陵,先去金陵找他出一半儿货比较稳妥。等我这么一到金陵啊,嘿,您说巧不巧,那金陵的商行正满天下找什么钟,又是什么香皂!我找老伙计一问啊,原来黄老爷的座师尤相公也在金陵。黄老爷得了那些新鲜玩意儿,都给尤相公送了去。尤相公那是怎样的人物啊,桃李满天下!就算人家不嘚瑟,那拜年的学生、学生的家眷上门一看,不也口口相传去了吗!是以啊,我才说我有几个‘雀儿钟’——金陵管老爷您的自鸣钟叫这名儿,人家行商马上给包了个圆。您猜那一车货,卖了多少钱?”

    染织陈说得活灵活现,挺有逗哏天赋的。李咎琢磨着回头写个相声本子给他玩去没准还能火遍江南呢,嘴上只说:“一个钟我估摸着二三百两差不离了,我给你的五个座钟,一个长摆钟,十二个怀表,别的都是搭头……二千两?”

    “二千两?您也忒小看人家六朝古都的富贵嘞!一个长摆钟就卖了一千六百两!小自鸣钟还卖八百一个呢!老伙计包了个圆,我回来时听说他同行上门,差点为了钟打起来……大大小小的钟,算上焰火、香皂,一共七千二百两!”

    染织陈兴奋得脸色发红,从里头贴身的口袋里摸出一叠银票来:“我因赶着回来,又怕路上有劫道的,不敢走漏风声,更不敢带那么重的白银回来,不曾通兑,直接带了回来。您要是想换真金白银的回来,咱们得想个万全的办法。”

    李咎被这个数字震惊得说不出话来。他依稀记得什么古代小说里提过,一个自鸣钟被女主人公当了二百多两银子,虽然典当物价格低,但是那富贵人家的自鸣钟当然金银沉檀,贵不可言,非自己的这些现代廉价货可比。因此他估计自己的自鸣钟顶多也就三百两差不离了。结果只金陵一地,就叫上了这个数。

    李咎的脑子都麻木了。

    几步到了小楼里,李咎叫来幺娘在门口的走廊上做活计顺带看着四周,将大门开着,放下暖帘,先洗干净手和脸,然后换了身衣服出来,与染织陈仔细分说金陵卖货的事情。

    李咎发现自己似乎小看了仓储中心里那些不需要插电的东西,又低估了现在的富豪水平。

    天下承平才三四十年,远远没达到鼎盛时期,这不假,但是硬通货金银珠宝却不会因为战乱减少多少,相反,因为人口少了,所以财富反而更集中。

    比如现在农民的田产多,基本上能糊口。因为土地兼并被打碎了,朝廷轻徭薄赋,生产力也有进步,不论是分得无主田还是自己开荒,总之农民持有田产。

    富豪人家也是一样。一个国家新立,前面打天下的人分一分前朝的财富不为过?一批顶级豪门形成了。三四十年过去,这些豪门一般也会经历二、三次分家,产生一大批新豪门,并且纨绔子弟败家子儿们也差不多能有一二代了,舍得花钱的人出现了。

    另外朝廷初期对人才最为渴求,有才之士的升迁非常快,这又会产生一大批新官员和新贵族,有钱有权且野心勃勃的新生代贵族。

    新晋贵族和官员们不断地增加,土地又会逐渐向少数人集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