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0章 南镜收尾(第1/4页)  假太子替身 [穿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一天容铮和李琴说了很多东西, 关于怎么立商法限制垄断,怎么让钱在市场流通?

    她说的那些都是比较正面向的东西。其余的并没有怎么教,而且短短的时间里也交不了太多。

    容铮启程回去的最后一天, 她特地到燕军在南峰山建好的烈士碑, 亲自给那些牺牲的将士烧了一炷香, 并且她还规定在南镜开的学堂,统一将七月一日定为南镜的烈士日。

    这里面还人道主义地埋了辽军的尸体, 辽军的人死的比燕军多, 如果不好好处理肯定在之后的时间里给燕辽两军制造摩擦。

    不过, 这一切已经有了个交代。

    容铮和李琴已经联手将所有的罪过都推给了大王子李凯,并且还是尊称那些牺牲的辽军为一句勇士, 只不过这些死掉的辽军比较惨,由于辽军没有统计他们的名字, 所以只能做成一块公墓挤在一起, 不像燕军那样每个人都有名字,每个人都刻着来自哪里,然后每年还有单属于这些烈士的纪念日。

    到时候南镜的孩童们会给这些烈士们扫墓, 缅怀他们,并传承这些烈士为大燕挺身而出的精神。

    容铮的这个举动,无疑是再次凝聚了南镜的民心, 也许燕商没几个有骨气的, 但燕民一定是爱自己的国度。

    容铮带着周虎巡视着还在训练的士兵们,偌大的校场上没有坚韧的地砖,只有沙土铺着,大家都在这里滚打摸爬,有充足的军粮有充足的水果,所以训练即便再苦, 很多人都是带着欣喜的笑容。

    她特地去后厨检查了菜的种类,目前总共有十七种,胡萝卜,白萝卜,豆芽南方蔬菜,葫芦瓜等等。

    南方最不缺这些蔬菜的种植,还有每天早上运来的鸡蛋,豆浆,水果,每天每人一个份量。

    而燕军新兵总共有一万八千人,每天都需要大量的军粮来维持,容铮暂时不担心南镜缺粮,如今燕商在做生意,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他们也会一起为新兵们支出这批钱,同样的她暂时也睁只眼闭只眼让这军商暂时性的合作。

    周虎是不懂这些东西了,慕容甫也不怎么会做生意,所以容铮特地在沈立林给她的名单里找到了一个沈家的官,沈康。

    容铮已经安排沈康负责商会和军队的协调,对方对这些事情处理的得心应手算是个优秀的人才。

    她见过这个沈康,人长得斯斯文文,因为是庶子所以他才会被派到这里来的,而且一来就是十年再也没回去过京城。

    沈康一家人也举家搬迁到南镜陪着他。

    而且在原著里沈康日后会成为李琴身边的幕僚,亲手为她协调南镜辽区的民生经济。

    既然容铮有意将李琴导上正轨,不单单是要让她自己自觉,还得让李琴身边的人指正她。

    于是,沈康作为新的公衙县令上任了。

    容铮本以为沈康上任辽人肯定会闹一波,结果没想到辽人还主动在沈康上任的时候送礼,看来她确实没选错人,起码这人可以充当燕辽两地冲突的话事人。

    容铮放心了。她也没有召见沈康,因为她已经没有时间拉拢此人了,更别说定沈康为南镜公衙县令,也只是她临时抽出手来任命的。

    刚好,李琴得知此事后,她开始注意到沈康这个人在燕辽两地的声望,于是当场接见了沈康。

    果不其然,沈康再出辽宫时,他已经被李琴任命双职,担任辽民布政使,也就是作为管理辽区的代理人。

    这个决定非但没有引起辽国新贵的反感,反而新贵们还去祝贺沈康。

    看来在这方面沈康确实是个人才。

    容铮在手下人收拾好行李后,她看着地上一个个李琴作为回礼的箱子,开始被燕军搬进了不同的马车上,闲来无事时,她在旁边随意翻了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