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九章 誓师出兵征崔贼(第2/3页)  倾唐小戏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兵,其后还有一百步弩之兵卯时前定能赶到。只是辎重队要晚一日,而且粮草所剩不多,不足两日之量。”王师范也是心有同感,气愤地感叹着,但对麾下破浪都将士有着强烈的自信。

    “哼,定是那张霸先怀恨在心,此次借军情紧急摆了我们一道!不过,他也太小瞧老夫了!

    想当年我为河南都尉之时,纵马中原,屡破流贼。如今虽老,却也不惧那郓州之叛将,大不了就是一死而已!”曹全晸怒极而生出豪迈之情,老朽亦有当年勇。

    “伯父(父亲、叔父),所言极是,我等誓死追随!”王师范四人心中豪气引动,台词接得适时而应景。

    “好,好,好!”曹全晸连道三声好,见子侄四人明知危局,却无退缩之意,相反对为国出战义无反顾,怎能不连赞三声?

    转头看向王师范,“粮草之事,贤侄莫忧!老夫这淄州刺史可不是摆设,近年虽年景不好,老夫却多番筹措,以备不时之需,数年积累足够此次出征之用。”

    “那就全依仗伯父了。”见粮草之困已解,王师范心中稍定,抱拳施礼道。

    曹全晸见夜色更深更浓,就遣四人回房抓紧休息以备翌日出征。

    曹翔自告奋勇领着王师范去客房,路上不断谈着诗句,尤其谈到王师范上巳节那六首佳作时,更是抑扬顿挫口中吟诵,不能自己!

    王师范见其也是习文好儒之人,性格也甚是爽直,心中自然生出亲近之感,看着曹翔兴奋的样子,不觉出口赞道:“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引得曹翔连连称妙。直到二人走到客房门前,曹翔虽仍意犹未尽,却压下猎奇之心,知礼而退。临行前,相约日后闲暇时再聚而品诗。

    一夜香甜,不及卯时,王师范就自然醒来。虽然只睡了不足二个时辰,但对于年轻人已经足够,自是精神复振。

    夜色已淡,骄阳未升,王师范点起蜡烛,照亮屋内。

    屋外有二人正在等候,正是刘鄩和那王敬武派来之人。其实,他们在一个时辰前就赶到了,弓弩、步兵两队也被城中执勤之人领到军营稍事休整。

    点卯在即,二人赶到王师范处交令,此前屋内漆黑,未敢打扰。此时见屋中烛光摇曳,知道王师范已经醒来,刘鄩遂上前敲门搭话。

    王师范一听是刘鄩的声音,就知道步兵、弓弩两队人马已到,心中自是喜悦,忙打开房门。

    “禀县尉,步弓两队丑时末到达淄川,现已休整完毕,随时可赴沙场!”刘鄩见有外人在场,正式禀报道。

    “好,刘副都头辛苦了!”王师范也注意到了另一人。

    目光微转,不及问话,那人就主动上前禀告,“在下是王都使帐下亲兵,特来告知王县尉,一月粮饷昨日傍晚已运抵博昌县,交接给辎重队李献,不日即到淄川县!”

    见王师范脸有喜色,又抛出一个好消息,“在下此行还带来十把陌刀,都是刚下发的好刀,王都使特命一并送来!”随即从怀里掏出一封王敬武亲笔信双手递上。

    王师范接过信,一目十行,已知父亲信中之意,多是嘱咐自己听从曹刺史指挥,告知其人战阵经验颇丰,为人又忠厚老成,可以信赖。另两军阵前谨慎从事,几字格外铿锵有力,此中必有深意!

    回想临行前父亲的叮嘱,王师范恍然,“定是暗指事不可为莫强求,只是此话不便明说,恐落入他人之手以为临阵脱逃之罪证。”

    深悟父亲爱子情深之切,王师范叮嘱父亲亲兵,“好,你一路辛苦了,在淄川县稍事休息就回去复命吧。替我转告父亲,信中之意已明,师范定谨遵教诲,勿忧之!”

    随后,王师范心念破浪都兄弟,与刘鄩出府直奔军营而去,临行前让仆人转告曹家父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