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七章 老骥壮心(第2/2页)  倾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以公之名,口诛笔伐,天下莫有不从。绍虽不才,却有满腔热血,拳拳报国之心,聚众诸侯于陈留,誓灭董贼于洛阳。公既是怀有同样的心思,何不与绍同众诸侯一起,集公之名望、吾等之军队实力,何愁破不得洛阳,救大汉江山于水火?还请康成公三思。”

    海内名士,天下大儒,首推高密郑玄和北海邴原,此二人堪称是大汉朝士大夫的楷模,可以说,他二人的举动,干系着人心的向背。当年,吴楚七国造反,不用剧孟,周亚夫知其必败,现在的情况,也与之相似。

    所以,袁绍极力的想将郑玄拉入自己一方的阵营。

    “玄之天子,乃皇子协。”郑玄淡淡的一声,然后,再不复一言。

    袁绍脸色,当时就变了,变得有点难看。

    为了保证他想要拥立的刘虞的正统地位,袁绍一直都是宣称刘协不是灵帝的儿子,不是刘家的种,根本就不配当汉朝的皇帝,又与董卓沾亲带故,理应被废黜。与众诸侯起兵讨伐董卓,联军的主流思想仍是反董卓而不反献帝,无奈,为避免联盟分裂,袁绍也只得假惺惺的在誓词中加入了拥戴献帝刘协的话。

    在他看来,等除掉董卓,再废掉献帝,也不迟。

    可他反对献帝刘协之心,却躲不过明眼的人,郑玄恰恰就是看出了这一点,直言两人所拥立的并不是同一人,告诉袁绍,道不同,不相为谋。

    袁绍又怎会听不出郑玄话中的意思。

    虽是感到可惜,却也在意料之中,如果郑玄会同意,也就不用等到今天了,这一次,也只不过是袁绍不死心,想要再争取下郑玄的意思罢了。

    随之,袁绍很明智的差开了话题,谈起了郑玄在家乡创办的“郑学”,以及正在编著的《孝经》上,一时间,倒也是宾主皆欢,谈笑声不断。

    正说笑间,郑玄突地转头看向一直默默的韩非,笑道:“韩小友的《从军行》直令老夫眼界一开,却不知小友可还有何佳作在世?”

    韩非满脑袋正想着什么时候拜师合适呢,冷不丁郑玄问来,当时有点发蒙。见众人都看了过来,忙甩甩头,正声道:“小子胡乱之作,安得康成公之谬赞?真愧杀小子也!小子不曾拜得名师,所学皆是自修得来,胸中笔墨着实不多,哪里会有许多?”

    话音略是一顿,韩非方才那萦绕了脑中无数遍的念头不自禁地升起,当下,忍不住脱口道:“小子久闻公于高密授学,广收学子,有教无类,却不知小子可否有这个荣幸,于座下聆听公之教诲?”

    “这个……”郑玄犹豫了,他广收学子是不假,但这个有教无类嘛……郑玄不禁苦笑,自己竟是被这孩子拿言语挤兑了,若不收,也就不是什么有教无类了。偏偏这么多人看着,自己还反驳不得。

    丢不起那个脸。

    可若是收…….

    “康成公何许人也,又岂是随随便便的一个人就能拜到门下的?”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