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91章 注书立说(第1/3页)  大宋私生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娘子。”

    “嗯。”

    “娘子,以后我保证不再擅自出京了。”

    “嗯。”

    “娘子,那个以后就算出京,也一定带上娘子。”

    “嗯。”

    “娘子”杨大官人莫名有些心虚,扪心自问,自己做坏事了吗?

    呃,似乎做了一点点  。

    十三娘问兴师问罪了吗?

    没有。

    那自己心虚什么呢?

    杨大官人手上轻轻抚动起来,从纤腰到粉背,柔柔的滑过,顺手一扯,将肚兜带扯开来,十三娘轻轻动了动,随即又没了声息,连呼吸都屏住了,他的手再次游动起来,从肩划到那丰润的酥胸前。

    常言道久别胜新婚,十三娘正当花信少妇之龄,如何忍受得了他这番挑逗,嘴里终是忍不住逸出一声轻吟。

    那窈窕的娇体轻轻扭动起来,不自觉地配合着他那双坏手,他的十指仿佛就是火种,抚过的地方一片滚烫,很快就十三娘全身燃烧起了来

    待到云收雨罢,十三娘已是体酥骨软,腻在他怀里娇喘着,动也不想动,她闭着眼睛歇了许久,才忽然轻声说道:“官人,妾身想你了,天天在数着日子,盼着官人回来。”

    这是杨逸第一次听到十三娘说这样的话,这话充满了柔弱依恋之情,这和她往日高贵中带着几分妖气的形象简直判若两人。

    “对不起。娘子。”杨逸紧紧搂住她,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十三娘转过身子来。轻柔地吻着他的胸膛,幽幽地说道:“妾身也不知怎么了。官人不在家,妾身便感觉这个家空空荡荡的,特别是睿儿一进宫去侍读,妾身自己在家里就不知道做什么好。”

    “那个你们景明队又输球了吗?”

    “才不是呢,妾身就是想官人了,官人可不许笑我。”

    “不笑,不笑,我也想娘子的,咱们五十步不笑一百步。”

    杨逸突然感觉到一只小手伸到自己的腰肋上。大概十三娘还没缓过劲来,手指绵软无力,扭起来不疼,更象是抚摸。

    但他还是赶紧补上一句:“娘子请相信我,我真的也是每天在想娘子的,其实这几年我多是征战在外,久而久之,也觉得累了,心累。所以人也变得念家了,这次印度的商路了打通了,今后的事,由别人去做就行了。官人我也偷得动弹了,打算传心在京里注书立说,娘子记得在旁帮我磨墨添香。嗯,反正再也不让娘子忍受离别之苦了。”

    “真的吗?官人真的打算在京注书立说吗?”十三娘的声音突然拔高了许多。显然是很意外,很惊喜。静静的冬夜,窗外没有落雪,只有隐隐的北风声,衬得室内更是暖融融的。

    杨逸帮她掖好香肩上翘起的被角,轻柔的蚕丝被舒适而暖和,这些细小的关怀让十三娘很受用,眸光在清淡的宫灯下明亮了许多,或许到了杨家这般荣华富贵,别的也没什么好求的了,十三娘所求的不过是自家夫君不时的呵护。

    “当然是真的,这其实是我一直的打算,大宋的军事、政治、经济现在都不错了,唯独在思想方面尚须逐步引导,自大宋开国以来,到绍圣年初,无论是文人还是普通百姓,在思想上逐步趋于保守;

    一方面,这是由于太宗以后,军事上遭遇多场大败,西夏成心腹之患,辽国如巨石悬顶,国人在这种压力面前,会集体变得谨慎保守;另一方面,如欧阳文忠公等文坛领袖,极力地提倡尊王攘夷,民众这对外来的学说难免产生排斥的心里;

    神宗之后,新旧两党陷于剧烈的党争之中,百官结党互伐,蝇营狗苟,对外求和绥靖,一心只想着关起门来内斗,这同样是民众思想趁于保守的一个原因。

    这几年来,由于军事拓展,经济发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