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52章 为君立传(第2/3页)  大宋私生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若是织机也能改进一下就好了,若能象纺纱机那样将效率提高几十倍,整个厂区就能减少一半用工呢。”

    “织布机肯定是要改进的,现在已经有些眉目了,不出明年我想水力织布机就能研制出来。”杨逸说到这里,放低音量问道:“对了,咱们这儿目前织出一匹布的成本有多高?”

    “回杨太傅,目前连原料加人工,一匹棉布成本大概要三千八百文,其中原料成本占六成多一点,人工成本三成左右。”

    杨逸算了算,现在西印度洋贸易商社有意控制棉布投放市场的数量,大多数棉花反而是用来加工棉被了,这使得棉布的价格下降的幅度不是太大,目前一匹棉布批发价还在五贯钱左右。

    若是算上后续销售环节的成本以及商业税,那么一匹棉布还能赚到八百文左右的纯利。

    这已经很不错了,以年产两千万匹计,商社一年就有一千六百万贯左右的盈利,等于是一年时间就收回了巨额投资,从明年开始,所得盈利就可以拿来分红了。

    目前一匹棉布生产成本高达三千八百文,主要是棉花价格高。

    为了迅速推广棉花种植,商社第一年与农户签订契约时,收购价格给得很高。

    有钱能使鬼推磨,正是由于商社收购价格开得高,农户才争相种植,使得大宋的棉花种植得得以迅速铺开。

    去年种植棉花的百姓大赚了一笔,可以预见,今年棉花种植定会成倍的增加,而收购价肯定会有所下降。

    总的成本降下来了,棉布才能成为普通百姓的消费品了。

    看到棉纺厂没什么大问题,杨逸便没在雍丘多留,用了些膳食之后,一行人再次登船,沿汴河南去。

    京畿一带各项政策落实得比较好,杨逸是不会在京畿附近州县浪费表情的,要等过了应天府后,杨逸才会弃船上岸,真正开始此次的巡察工作。

    汴河其实就是隋炀帝开掘的通济渠,如今在这条烟波浩瀚的河流上,舟船如织,日夜往来不停,两岸土地肥沃,物产富饶,城镇林立;

    最有特色的是沿河两岸尽是古柳成荫,当年隋炀帝开凿出大运河后,命人在两岸遍栽杨柳,行船河上,满眼风景如画。

    清娘靠于船舱的小窗边,凭江风吹拂着额前的发丝,看了一会儿风景,回过头来对杨逸笑道:“杨大哥,据史书记载,汴河的前身乃战国时的鸿沟呢,春秋之时梁惠王欲称霸诸侯,从安邑迁都大梁,迁都后两次兴工开凿运河;

    到魏国占据大梁城后,曾在黄河圃田开凿一条大沟,引黄河水入圃田,又从圃田开凿运河用于农田灌溉;这就是鸿沟最早开凿的一段了;

    世事沧桑,白云苍狗,如今想来,着实让人感慨,当年刘邦项羽之间那道不可逾越的鸿沟,自隋大业之后,却成了沟通南北的枢纽;岁漕江淮湖浙米数百万,及东南之产,百物众宝,不可胜计。又下西山之薪炭,以输京师之粟,以振河北之急,内外仰赖供给。天下诸水道,莫此为重。”

    杨逸看看汴河上繁忙的景象,笑道:“清娘,经你这么一说,杨大哥突然什么也不想做了。”

    “这是为何?”

    “一个人,放到这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是如此的渺小,再怎么苦心挣扎,也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小浪花,何苦来哉!”

    清娘坐到他身边来,满带温情地说道:“杨大哥不是小浪花,你是推动历史长河奔涌向前的滔天巨浪,古今名臣之中,韩信卫青,略输文采,房谋杜断,稍逊风骚,如杨大哥这般,集文武大成于一身的还真不多”

    清娘说到这嚅了嚅嘴唇,没有说下去,杨逸已猜到她想起谁来了,不由得露出一抹苦笑;

    集文武大成于一身的人确实不多,但也不是没有,比如曹操,在文学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