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24章 莫须有之罪(第2/3页)  大宋私生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她们。

    而且三人的花冠上都插上了袅袅春幡,尤其是清娘,她的七品命妇服饰本就鲜丽,再插上这春幡,更是娇俏清丽。

    每年元旦朝会时,皇宫都会赐给群臣幡胜等物,其实回来时杨逸帽子上也插有银幡的,只不过他不习惯这种花俏,一早取下了。

    所谓的幡胜,其实就是一种用金银箔纸绢剪裁制作的装饰品,有的形似幡旗,故名幡胜,又叫彩胜、华胜。

    从晋朝开始,民间就习惯在人日,也就是正月初七这天,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

    按荆楚习俗,女人们在人日用五彩的丝帛、丝绸等材料,剪成一个幡胜,插戴在头上,姐妹淘们之间有竞赛斗胜的意思。

    到了宋朝,百官之家的幡胜之物则由皇宫制办,在正旦朝会时赐于臣下。苏东坡就曾写下过这样的诗句:还家强作银幡会,雪底蒿芹欲满篮。

    这诗杨逸只是偶然听到,不知道老苏是哪一年写的,但从这两句诗的意思来看,那一年老苏混得一定不怎么如意,要不然皇帝赐下银幡本是喜事,他便不会强颜欢笑了。

    三人走到大厅门口,母亲杨氏先开口说道:“你们聊吧,站了半天,我这老骨头可受不了了,得回房歇息一下才行。”

    杨逸起身搀着她问道:“娘亲没事吧?”

    “你放心吧,没什么事,就是有些困了,娘亲我歇一下就好,睿儿呢,睿儿今天怎么样?”杨氏不见自己的大孙子,立即就问了起来。

    杨逸呵呵笑道:“娘亲别担心,睿儿随他琴姨娘到去了,娘亲先坐一下。孩儿帮你拿捏一下如何?”

    “就你这手劲,要你来拿捏只怕是拆了我这副老骨头呢。”杨氏颇为不满地说道,“你也真是的,今天是大年初一,睿儿又刚参加大礼回来,想必也累了,你还让他读什么书呀。”

    杨逸不敢说是自己罚铁蛋去抄书,否则这便宜的娘非闹翻天不可,他赔着笑道:“娘,你实在太偏心了。以前除了吃饭睡觉之外,你恨不得让我时时刻刻捧着书看,现在轮到睿儿,娘亲你就心疼了。”

    清娘她们听了都笑起来,杨氏抬手给他一指头,说道:“你少胡扯,这怎么能比?睿儿还小,万一累出病来可怎生得了?”

    “娘,放心吧。孩儿自有分寸,保管不让你那宝贝大孙子累坏就是。话说回来,如今咱们杨家家大业大,总有一天睿儿要继承这份家业,若是从小惯着他,将来长成败家子怎么办?娘亲你就别多管了,你先回去歇着吧。”

    杨氏不好再说他什么,十三娘要扶她也不用,便由两个丫环扶着回屋歇息去了。

    “杨大哥,看好吗?”清娘不失少女心性。在杨逸面前轻盈的一旋身,回眸嫣然一笑,秀起她的丽裳春幡来。

    杨逸见她这俏丽模样,不禁脱口吟道:“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

    清娘正被他这词吸引信,十三娘顺手在她的翘臀上拍了个巴掌,笑道:“你这丫头,在宫里抢尽风头不说。回到家来还显摆个没完。”

    “哦?”杨逸顿时感兴趣地问道,“娘子快说,清娘在宫里是怎么抢尽风头的。”

    清娘有些羞意,螓首低了下去,十三娘揽住她的香肩,满带深意地瞟了杨逸一眼说道:“太皇太后赐宴之时,秦国大长公主提议以梅花为题,各赋诗填词一首,以庆新春。最后自然是咱们家这位大才女的词作最为出彩,官人瞧见了吗?妾身等带回来的这两大车赏赐,有太皇太后的,有太后的,有宋太妃的,有秦国大长公主的,这可都是赏赐给咱们家这位大才女的。”

    “晴儿姐姐。”清娘娇嗔一声,十三娘一口一个大才女,把她说得更是羞涩难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