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9章 横山烽烟(三)(第2/3页)  大宋私生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此顶撞尹经略使的,即便他一再拨回大人的请函,但这本该是大人意料之中的事,如今尹经略使的担心也有一定的道理,而且就算尹经略再不是,大人如此顶撞,今后他必定处处作梗,这对大人极为不利。属下也不怕直说,其实就大人目前面临的危局,不管是用骗还是用拐,弄虚作假也好,无中生有也好,理应努力将环庆路所有的资源集到自己手上,为己所用。小不忍则乱大谋,大人,欲成大事者……”

    “先生不必说了,我知道错了!这几天不知道为什么,火气特别大!今后我一定会注意。”

    萧忆见杨逸诚心认错,从善如流,心里很欣慰,便和声安慰道:“大人这几天百事缠身,心里急躁些也是人之常情。”

    跟随杨逸这么久,对杨逸的性格他非常了解,杨逸向来是抓大放小,琐碎之事他很少去费那个心机,现在种朴一干将领大都率军在外,杨逸只能事无巨细一手抓,这有违他原来养成的习惯,因而整个人变得烦躁起来。

    “要不,大人让梅参军他们分担一些……”

    “不行!”杨逸不等萧忆说完,立即否决道,“军政一定要分开,梅正清等人是纯粹的文官,让他们来插手军事,不但于事无补,反而易生掣肘,我正打算从军中选拔一些人才,作参谋军事之用,此策若成,今后就不用事无巨细都亲历亲为了。”

    其实在大宋的军事构架中,枢密院就相当于后世的总参谋部,这种构架后世已证明是最理想的;但具体到各军,大宋却缺少这样的参谋职能,带兵的将领大多也有自己的幕僚作为参谋,但他们并非正式的军官,这些幕僚权力小了,起不到参谋应有的作用,权力大人,整支军队又容易成为主将的私人武装。

    杨逸正打算把自己的思路整理出来,上报朝廷,建议在环州作一个试点,在环州正式建立一套参谋体系。

    这事跟萧忆一说,萧忆觉得可以一试,商议完这些事,杨逸才发现清娘还趴在桌边,一双水润的眸子扑闪扑闪地看着他。

    “呃,清娘,你怎么到二堂来了?”

    “我听说杨大哥你大发雷霆,便跑过来看看呀,人家还见过杨大哥你生气的样子呢!”

    “没吓着你吧?”

    “嘻嘻,那倒没有,杨大哥快喝茶,晴儿姊姊说了,这茶里她放了茯苓、人参、冬虫夏草、枸杞……”清娘一边说着,一边举起明玉般的手指,一个指头一个指头地数着药名,模样充满了少女的娇憨,“杨大哥,这茶最是去火滋补,你快喝呀!”

    去火?人参、枸杞之类的不让人火光四射就好了,还去火?

    杨逸愕然,望着那杯“百草茶”不敢下口,清娘不理,干脆捧起杯子喂他,萧忆在一边看了暗暗偷笑。

    “咦?清娘,你晴儿姊姊不是到新开的盐井去了吗?什么时候回来的?”

    “还不是听说杨大哥你这几天太忙太累,晴儿姊姊不放心,就赶紧回来了。”

    “是你打的小报告吧?”

    “嘻嘻……”

    天都山。

    远远望处,主峰苍翠如黛,主峰之下却是相对低矮的土山,林木如涛,草色碧绿,这里是西夏最要的牧区之一,冬暖夏凉,地势易守难攻,从李元昊统治时期起,西夏便开始在天都山建造行宫,入侵大宋的军队也大多在此集结,是西夏的军事重地。

    神宗五路伐夏时,李宪率领熙河军曾一度攻下过天都山,尽焚山上行宫及军械粮草。现在天都山又重新建起了一些宫殿和军寨。

    天都山的锡斡井军寨里,都统军妹勒和手下将领野利杰哥、阿骨录、嵬名山存等人聚在一起商谈军务,西夏在流血,韦州以东,盐州以南,几乎被宋军杀成了白地,这回宋之狠,比他们夏军有过之无不及,所过之处鸡犬不留,甚至许多党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