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36. 不修景陵(第1/2页)  重生之我是康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次前来颁圣旨的太监是小杨和小桑,柳全儿早先就在通传司里当值,同他二人乃是相熟的。(eng) 就到三人相见分外亲热,柳全儿直奔主题:“你们俩身上可有吃的?”

    小桑年纪小两岁,又好零嘴,遂从怀里摸出一个纸包,里头是他中午在茂镇吃剩下的两片酱卤牛肉。柳全儿一见酱卤牛肉,眼光都泛绿了,立刻伸手抢过来,张大口吃掉一片,还有一片牛肉仍旧包好,塞进怀中贴身藏妥。

    小杨同小桑看得目瞪口呆,柳全儿厚着脸皮嘿嘿笑笑,故作镇定解释道:“我是给汤大人留着的,晚上添菜。”

    小杨私底下又询问柳全儿:“柳哥哥,你怎弄成这般……衣衫褴褛的模样?”

    柳全儿不由一声怨叹:“到处都是流民饥民,跟随钦差大人四处奔走,买米运粮,风餐露宿、不停赶路,吃饭睡觉也紧着时间,快一个月没有洗澡更衣,还能干净到哪儿去?”

    小杨闻言,面上带出一抹同情神色,原本当初也曾在心中羡慕柳全儿来江南享受物华天宝的好处,如今倒觉着自己宣读圣旨之后能够立刻返回京城,反而是无比幸运之人。

    小桑年纪小两岁,却是不惯察言观色地,还偷偷拉扯小杨的衣袖,悄声问他:“杨哥,怎么汤大人不给咱们红封呢?”

    小杨赶紧捂住小桑的嘴巴,拖着他一起向汤斌和柳全儿告辞,立刻上马离开。折返途中,小杨使劲削他一记蒲掌:“你个没眼色的大棒槌,也不瞧瞧那些人穷成啥模样了,再不快点逃开,当心咱们俩的盘缠也被他讨要了去。”

    这话倒真是不错。前天晚上,柳全儿就被一个恶梦给吓醒了。在梦里,柳全儿竟然是饿死的,面色惨白、全身瘦骨伶仃,他的后还紧紧攥着一小锭白银。回想起那幕情节,柳全儿生生吓出一身冷汗,再抬手摸摸自己的包袱底、那处微微凸起的小硬块,心中有些悻悻。

    因为沿途行来,尽是饿得眼冒金星的灾民,钦差大臣汤斌时而仁心泛滥,常拿自己的口粮分给旁人,柳全儿包袱里为数不多的盘缠,也早就被汤斌一并索去,在一家市镇上买了许多粗糠。柳全儿身边还偷偷藏着一两银子以备不时之需的,可惜随着灾荒流民的四处蔓延,物价越来越贵,纵然是银钱再多,也抵不上半口袋粮食金贵。何况仅止剩下一两银子,几只炊饼也换不过来。

    ……

    这厢汤斌等人忙于筹措赈灾粮食,坐镇紫禁城的康熙皇帝,也在极力回忆前世有关救灾援建的重点。幸好古人并不迂腐,京都的堂官大臣们虽然有些市侩狡黠,不过毕竟有许多官吏也是从地方属官升调上来,对于各种自然灾害并不是全然无知地。

    譬如太医院众人经过商议,已经奏请皇帝颁布旨意,由太医院组织人力,尽快从京畿地方、以及河南山西一带,大量采买清甘草、连翘、金银花、猪苓、灵芝、苍术、肉桂、柴胡、公丁香、滑石粉等等,具有解毒、清热、驱瘟、散邪气功效的中草药物,并准备了许多生石灰、细棉纱布一类消毒、隔离物品,陆续运往江苏灾区。

    “大涝过后,必有瘟疫。”这其实也是医家皆知的常识。康熙皇帝早先给皇家御医们普及防疫知识的时候,便曾就瘟疫引起并蔓延的大概成因,着重强调过各种注意事项。譬如,水涝过后,乡间四野的饿殍浮尸增多,焚烧掩埋不及时的话,必然腐烂污染水源。且古时候,人们不懂得饮用开水、并保持肠道卫生的重要性,往往图简便了事,直接喝生水或者吃生食,抵抗力下降的同时更增加了传染疾病的概率。古代人以为瘟疫的起因,乃是因邪气入侵肌体所致,其中道理大致相类。

    现在江苏遭遇重大涝灾,康熙赶紧派出了三组防疫小分队,随行携带了大量口罩、手套、小铁锅(加热消毒)等物品,并由内务府组织,征召了大量民夫,运送大量中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