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63. 人生转折(第1/2页)  重生之我是康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康熙十九年,春,通州。

    开春的天气甚是晴朗,然而大路两旁横七竖八、一个接连一个草窝棚里、钻出来的人,皆是蓬头垢面、骨瘦如柴地。

    终于府衙大门打开了,人们手中纷纷捧着脏兮兮地饭碗,一拥而上,冲到官家指定的排队窝棚跟前。从府门里面陆陆续续推出来几辆木板车,车上排列着几只大粥桶。几个仆役一边吆喝着维持秩序,并开始施粥。与其说是米粥,那种能照得出人影儿的薄度、充其量也不过只是米汤罢了。即便如此,为了多分得半碗米汤,穷孩子们也能抢得头破血流。

    小贵紧紧护着怀里的小半碗米汤,跑回了栖身的草窝棚里。又饿又病、面黄肌瘦的老爹,正在使劲咳着。小贵把爹爹扶起来,要喂他喝米汤。老爹瞪着一双微微泛黄无神的眼睛,使劲摇了摇头,挣扎了好半天才硬挤出一句话来:“贵子,自己去寻个活路吧。爹,不行了。”

    过了一会儿,窝棚里传来小贵压抑地哽咽声,他连嚎哭的力气也没有了。去年地震的时候,爷爷、娘亲还有弟弟都被当场压死了。爹爹当时也被压断了大腿,强撑着病体才带着他和姐姐逃难过来。可即便是来到了州城,逃难的穷人实在太多,也还是吃不饱饭。姐姐去人市里插上草标被人家买走以后,自己才拿回来十个铜板买到几只馒头充饥。可是爹爹的病已经再也拖不下去了,他的那一条断腿完全都发黑了……。小贵傻傻地哭着,这个世上,就剩下他自己了,要怎样才能继续活下去呢?

    外面,不知因何传来了一阵骚乱声,忽然打外头钻进来一个同样褴褛肮脏的男孩儿,他看了一眼平躺在破席子上、了无声息的大叔,没有发表甚么言论,只是一把拉住小贵的手急急说道:“快点走,【吉盛堂】招杂役了。”小贵甚至来不及更加伤心,便跟着小孟出去抢占位置排队了。人生不过是如此。

    第二日,小贵和小孟都洗干净了手脸,吃过两顿饱饭后,已经换穿上了由【吉盛堂】通州分堂掌柜统一发放的灰色粗布号坎,开始在驮马厩里搬运蒿草。无论杂役的活计是如何地辛苦,毕竟每日尚有两顿实实在在的窝头充饥,这样的日子已经比颠沛流离、没有人生希望的动荡,要幸运太多了。

    即便是昨日参加商铺杂役的遴选,小贵这个缩手缩脚、不敢言语的穷孩子,也差一点被当场筛下来。幸而小孟胆量极大,立刻上前跪着求恳分堂掌柜说:

    “老爷,他是我弟弟,没见过什么世面。求求您行行好,就让我们在一起干活吧。”

    老掌柜一时心有不忍,便点头同意收下了小贵。其时在外面长长的队伍里,如同小贵这样子畏缩、却满怀着期待的穷苦孩子,实在是一大把、想要多少有多少。

    小贵和小孟也并不知道,当他们昨日在报名当上杂役之后,另一个官府的募民摊子也已经开始登记,组织遣送灾民返回原籍,由官家拨发今春的粮种,区划田舍,鼓励开垦无主荒地,登记注册后,凡一占即为己业,后亦不得争论。这一条政令,乃是由通州人称“小”于成龙的知州大人,效法老于成龙先生而颁布的通州地方条令。其意在于,务必使康熙十九年通州郊县的春耕能够尽快开展起来。倘若有体力的男孩子们可以返回原籍并领到春耕粮种,努力新辟一块荒地的话,那么这块田地也许就是属于他们将来的家园了。人生中也往往是充满了转折的。

    就在直隶通州城,有两个穷苦伶仃的男孩子,抉择人生出路的时刻,在京城里也有一位至高无上的大人物,正在艰难地抉择人生。他就是大清康熙皇帝。

    …

    康熙皇帝坐在龙椅上踌躇着,他自己的人生已经被无名神灵整成了千头万绪地混乱,然而倘不去多想、也能不以为然,但是眼前此人的人生抉择却不能轻乎。康熙颇为难地望着自己的“亲信”御前侍卫――曹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