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87 章(第1/4页)  彭氏军史评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舰长林泰曾气得要死,当场就自杀了。改由杨永霖任舰长,杨永霖和外国教习勾结,与日本人签订了《威海降约》,把镇远号jiāo给了日本人。定远号困守威海卫军港,被偷袭的日军鱼雷艇击成重伤,刘步蟾下令将舰开至铁码头以东海面充作pào台,pào弹打完后,刘步蟾下令毁舰,用鱼雷将定远号zhà沉。

    日本人一直以北洋舰队为假想敌,进行有计划的建设和筹划,对中国海军的风吹草动十分关注,不断地派间谍来刺探情报,听说北洋舰队请了外国专家,他们也请;听说北洋舰队在进行军事训练,他们就提心调胆。后来他们的间谍看到北洋舰队的官兵军纪懒散,沉迷于赌博,军舰上挂满着水兵的衣服,pào管被用来作凉衣架,就知道中国海军的管理和水兵的素质低下。一个间谍用手在定远号的大pào的pào口里面一摸,发现全部是灰尘,于是日本人对北洋舰队算是真正地知根知底了,该间谍回国以后在给天皇的奏折中就强烈要求趁北洋舰队还不是大日本海军对手之际对中国开战,消灭北洋舰队。所以他们才敢于在甲午战争中悍然发动在黄海的偷袭战。战场上的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是离不开平时养兵阶段的日常积累。

    (本文系原创撰写,版权归作者彭志文所有,文中观点系个人意见,仅供参考,转载请署名作者。谢谢!)

    “卖国贼”洪承畴堪称为一代名将

    更新时间2008-10-3 7:57:44  字数:2205

    文史评论界,洪承畴一般被人们定义为汉jiān,“卖国贼”。我是在看《李自成》这本书的时候接触到洪承畴这个人物的,当时我年纪还很小,看不太懂,印象比较深刻是他在潼关大设伏狙击李闯王,洪承畴是书中“恶魔”级别的反叛。随着年岁的增长,看得书越来越多了,是非观也有了一些的变化。现在再看洪承畴,觉得洪承畴为明朝也算是仁至义尽了,站在纯军事领域的角度来看,被人骂名为“卖国贼”的洪承畴堪称为一代名将。

    名将与“卖国贼”之间并无矛盾,一个很简单的类比,林彪,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建国后反党叛国,企图谋朝篡位。我们的政府(也就是官方)现在还是承认他为中国革命做出的贡献,并没有因为他曾叛逃到蒙古就否定他在军事领域的贡献。

    第一,洪承畴对明朝的贡献。

    洪承畴是明朝末年比较有影响,很有才华的军事家。他24岁中了进士,说明洪承畴是属于那种“饱读诗书”的人。然后洪承畴在江浙一带任职。明朝末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1629年,农民军攻打韩城,陕西总督杨鹤手中无将,情急之下命文官洪承畴率兵救急,赶鸭子上架,洪承畴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涯,初出茅庐的洪承畴大获全胜,解了韩城之围。

    从此,洪承畴声名鹊起,他和其他明朝将领的“剿抚并举”策略不同,就一个字:“杀”。而且事实证明洪承畴是对的,明末很多的农民军都是反复无常,造反了又投降,投降了又造反,最后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镇压。洪承畴用农民军的鲜血累积的战功升迁到了陕西三边总督的位置。

    随后洪承畴还追剿了其他一些农民武装,这期间十年时间,洪承畴转战中原沙场,多次击败李自成等人,他采取的主要是“集中优势兵力,逐个围歼”的战术。在潼关设伏击败李自成,应该可以算是洪承畴的得意之作,据记载,李自成仅率十八骑逃脱。明末的整个农民起义因为他主导的“剿匪”而走向了低潮。洪承畴为明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是明朝末年剿灭农民军的名将之一。洪承畴与孙传庭、左良玉等齐名,吴三桂、贺人龙、曹变蛟等人都曾是他的部下。

    1640年冬,清军进攻锦州及宁远,守将祖大寿向朝廷求救。蓟辽总督洪承畴奉命前去增援,他当时指挥着八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