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83 章(第1/4页)  彭氏军史评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到南宁就大开杀戒,把那些阻挠封王的南明官员全部杀死,在这种情况下永历帝才被迫封孙可望为秦王。大西军与南明的联合抗清联盟才算是正式形成。

    面临覆灭的南明永历王朝得到大西军的支持,才又苟延残喘。孙可望镇守贵阳,李定国奉命移师昆明,镇守云南,他的英雄事迹这才是真正地上演。李定国在云南采取了轻税薄役,减轻人民负担,鼓励发展教育等政策,得到了群众的拥护。他同时还日日cāo练兵马,训练了三万精兵;从缅甸购入许多大象,编练了一支特种部队象兵,极大地提高了部队的作战能力。

    1652年,李定国写信给孙可望,要求向清朝进攻。孙可望同意了李定国的建议,以李定国、冯双礼为主将组成东路军大约十余万人出兵进攻湖南。刘文秀、王复臣为主将组成北路军进攻四川。李定国从贵州镇远出征以前就严明了纪律,连战皆捷。攻占沅州、靖州,斩清总兵杨国勋。在泽湖斩清将李四,攻克全州。7月1日,李定国在严关大战清军主帅定南王孔有德,明末清初最著名的三藩之一。双方冒雨血战,李定国及时把特种部队象兵投入战场,在雷电jiāo加的恐怖氛围中,清军最终大败溃逃,李定国挥军掩杀,直杀到榕江边,直杀得血流成河,尸横遍野。

    孔有德退守桂林。7月2日,李定国马不停蹄地组织兵力对桂林进行攻城,昼夜不息。4日,李定国部攻克了桂林,清朝的定南王孔有德走逃无路,投火自杀;另一个降清的叛徒陈邦传被生擒,押解至贵阳处死。紧接着李定国又攻占柳州、悟州等地,将清军逐出占领了广西全境。李定国的大军继续北上,攻克湖南的永州、衡阳、长沙,前锋推进到岳州(今岳阳)。还分兵东进,一直攻进到江西的吉安。只半年时间,李定国就攻占了二州十二府,辟地三千里,而且大军所至,秋毫无犯。

    但是北路的刘文秀部则先胜后败,被清廷的平西王吴三桂杀败,还折了副帅王复臣。李定国的巨大胜利让清廷大为震惊。桂林大捷后,南明永历帝封李定国为西宁王,刘文秀为南安王。孙可望非常地妒忌李定国的战功,私自削减了永历帝奖给李定国的一半的奖金,扣压了李定国的封王的诏书,并贬谪了英勇战败的刘文秀。孙可望的专横与自私给胜利的大西军带来了不祥之兆。

    1652年11月,清政府派敬谨亲王尼堪领十万精兵向李定国发起反攻。李定国自知敌军来势汹汹,而本部连续作战已疲惫不堪,恐难以与强敌抗衡。于是退避三舍,主动放弃了长沙,退守衡阳。11月19日,清军追击到衡阳城下,两军在衡阳展开激战,李定国原命副手马进忠、冯双礼领一军前后夹击尼堪,孙可望怕李定国成了大功,故意破坏,阻止冯双礼等前往助战,于是李定国陷入苦战中,双方血战四昼夜,难分伯仲。23日,李定国佯败,将清军引入伏击圈,层层包围。敬谨亲王尼堪率军左冲右突始终无法突围,十万大军最终全军覆灭,敬谨亲王尼堪本人亦被击毙。

    桂林、衡阳两次大捷歼灭清军数十万,击毙清朝两个王,解放了广西和湖南的广大地区,是明朝对清作战从来没有过的大胜,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进犯西南的计划,鼓舞了各地反清组织斗争的士气。李定国会见大将白文选筹备下一步进攻武汉,攻取南京的作战计划。正当抗清形势一片大好时,孙可望竟不顾大局密令命令冯双礼撤退,马进忠也撤退了。李定国虽然获胜,也没有办法也只好放弃衡州撤退到宝庆(今湖南邵阳)。顾城先生在《南明史》中谈到,“探讨南明的历史,有一个基本论点是可以通过大量事实证明的,这就是在力量对比上,南明的兵力和潜在力量(包括清统治区内的复明势力)并不逊于清方。其所以屡战屡败,丧师失地,根本原因在于各种抗清势力之间矛盾重重,互相拆台,甚至自相火并,使兵力相当有限的满洲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