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50 章(第1/4页)  彭氏军史评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着,渡过海峡进军台湾,经过激战,把荷兰侵略者从我国宝岛台湾赶走。郑成功率军披荆斩棘,流血流汗,艰苦创举。因为十年征战,驰骋沙场,积劳成疾,于公元1662年病逝台湾,享年三十有九,墓葬于台湾的台南州仔尾。郑成功的收复台湾虽然功在千秋,但是因为对手(荷兰)势力太弱,不足以体现郑成功军事上的造诣,而郑成功在抗清方面屡战屡败是他落选的重要原因。

    【特别说明】文中资料及观点系作者的博览群书而编撰引证或为个人的观点结论,仅供参考之用。

    (本文系原创编撰,版权归作者彭志文所有,转载请署名作者。谢谢!)

    两宋元历代名将谱

    更新时间2005-6-15 22:23:00  字数:9430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文明从来不曾中断的古国。中华民族拥有骄傲的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和历史,璀璨而幽古的大河孕育出了许许多多的优秀儿女。本文仅是从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萃取出从春秋战国至清朝这段历史间,历次战争中华夏大地涌现出来的最出类拔萃、最能够代表着中华尚武、善武的名将与精英。诚然,限于本人水平及学识浅薄的制约,评选出的中华名将中难免不会有漏选(名单控制在一百人)及泛泛之辈充斥期间的现象存在。不正确的地方,请各位高人(学者)予以指正为感。

    本人制作的这个历代名将谱单的依据是必须合符下列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条件:

    ①入选者必须在军事领域有着为人称道的战绩,并且明显强于同时代的同行或之对垒的对手,对于社会的发展起过推动作用或者发挥过显而易见的影响的这样的将军或军事指挥官。

    ②入选者不能只是逞匹夫之勇地冲锋陷阵,要有能统领(统帅)三军,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③入选者或者在军事理论上有较深的造诣或独创,其学说或理论并在军事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本文是两宋期间的名将谱单的简析。两宋是一个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中原汉族政权比较的懦弱,这个期间在军事领域虽然也涌现出了一大批的英才,但放到历史全期的高度来衡量和评估,能称之为代表着中华历代名将就不多了。

    北宋时期(4名):

    耶律休哥:★★★★★

    大辽名将,字逊宁,是辽太祖族兄。965年,随北府宰相萧千征乌古、室韦等部。973年,他率兵西伐党项,大胜而归。并屡次对北宋作战。979年7月,与耶律斜轸大败宋军于高梁河,宋太宗仅以身免。10月,随燕王韩匡嗣与宋兵战于满城,识破宋诈降计,规劝匡嗣严兵以待,遭拒,辽国中计而军败,他整兵救援,解围。980年,擢升为北院大王,总南面戍兵。10月,随景宗南下,围瓦桥关大败宋兵,追至莫州。他均戍兵,立更休法,劝农桑,修武备,边境大治。

    986年,耶律休哥面对宋三路进攻。避免正面作战,出奇兵、夜袭薄弱,昼疲敌军,断绝粮道,致使宋军疲惫,进展缓慢。5月,与援军大败宋兵于歧沟关,追至拒马河。继率军西助耶律斜轸,复寰州、朔州,擒宋名将杨业。因功进封宋国王。11月,任先锋都统,随圣宗南伐,12月,大败宋军于望都、君子馆,尽歼刘廷让军。988年9月,再随圣宗亲征,12月,在唐河受挫,寻攻满城,下祁州。989年5月,与宋军战沙河北,获胜,以功特赐免拜不名。6月,与排亚破宋兵于泰州。7月,在徐河附近遭宋军袭击,伤臂。耶律休哥一生征战,声名远振,史称“虽配古名将,无愧矣”。

    耶律斜轸:★★★★

    大辽名将,字韩隐。xìng明敏。969年,受命节制西南面诸军,并尚皇后侄女。976年6月,迁南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