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章 己哨的方式(第2/3页)  明末山寨农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到的是仿照后世农业合作社生产方式,开始先将己哨范围内所有的人员物资集中起来集体开垦荒地,将各家各户生产工具,粮食物资收集起来统一分派,哨所男女老幼按照能力大小分配不同的工作。

    因为所有物资集中起来实行配给制度,暂时解决了那些没有壮劳力的人家的吃饭问题,但是这并非长久之计,冯检还是要继续为这事伤脑筋!

    另外为鼓励人们开荒田的积极性,可以设立一些奖励措施,比如哨所所青壮劳力集体垦田之余,可以自发的开垦荒地,每多开一亩荒地,哨所便会从公有粮食中拿出一些作为奖励或者换算成工分,将来可以凭工分在己哨内部换取粮食,将来己哨富足起来,寨民年终也可以凭工分在哨所换取肉食蔬菜等副食。

    冯检看着胡宝才道:“胡大叔,你放心吧,哨所不会不管你们,我会想办法帮你家解决面临的难处!”

    胡宝才提到嗓眼的心一下子放到肚里,恭维道:“感谢小旗官大人厚待,以后小老儿这无用之躯愿意供您驱策。”

    听着胡宝才恭维的话语,冯检浑身直起鸡皮疙瘩,好说歹说才将胡宝才打发走。

    来到葫芦岩山寨这么长时间,一直没和母亲见面,趁着空闲,赶紧寻着母亲所在走去,见到母亲已经熬了一锅粥等着自己,周围一些乡邻正围着母亲说些闲话,见到自己走过来,便有些讨好的打招呼。

    如果冯检不是己哨的小旗官,这些乡邻那会如此讨好,喝着母亲递来的稀粥,冯检心中慨叹。

    夜色姗姗来临,山风带着秋意阵阵吹来,将白日的燥热尽数吹走,葫芦岩山寨亮起了点点灯火,寨子内庄户人家冒起阵阵炊烟。

    广场上己哨众人各自依着自家的独轮车简单的弄些饭食糊口,家里有牲畜的忙活着四处寻找草料喂养。

    吃过简单饭食,将独轮车上被褥往地上铺开,一家人挨着躺下,顾不得山间蚊虫叮咬,来到山上再不用担惊受怕,多数人很快便进入梦乡。

    那些日间在双峰谷失去亲人的人家神情悲痛,围着亲人的尸身低声哀哀哭泣,那些个战场上受伤汉子,忍不住的惨叫。

    对于这些人家冯检现在除了同情,没有能力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帮助,他记得胡大刀说过,战场伤亡之人,葫芦岩山寨会给与抚恤照顾,有时间要好好弄清楚才是。

    未燃尽的篝火“噼噼啪啪”的燃烧,明灭不定的火光映照着己哨庄户人的面庞,营地里很快响起了各种不同的声音,打鼾声、放屁声、梦话声此起彼伏。

    ……

    葫芦岩山顶有一个平台,平台比较宽阔,上面修建一座亭子,名为翠风亭。据说是西汉王莽时期修建,四根石柱托起高大的亭身,八个亭角各挂一个铜铃,山风吹来,铜铃发出清脆的响声,翠风亭由此得名。

    坐在亭中往西观便可看到著名的卧佛山,月色中此山形神俱备,栩栩如生,俗语云:“佛是一座山,山拥一座佛。”此话一点不差,令人感叹造物之神奇。

    夜风中,一丛薄薄的云雾缭绕于山顶亭间,人行走其中感觉如梦如幻,恍然如仙境一般。

    此时翠风亭内石桌上已经杯盘狼藉,亭内石桌旁坐着十几个光着膀子的汉子,他们彼此间推杯换盏大声喧哗着,这些粗鲁的汉子可没有欣赏仙境的雅意。

    冯检在酒宴开始前向胡大刀借出二十两银子,准备作为见面里奉送给各位山寨头领。

    按照胡大刀指点,给大统领磕头行礼之时奉送十两银子,其余各位头领奉送每人二两银子。

    要想在山寨厮混下去,这些人情往来都是必须的,特别是冯检初来乍到就成为山寨十位小旗官中的一位,很容易遭人嫉恨,因此这份见面礼是不能缺的。

    冯检后世农村中就见识到村人之间的迎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