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38章 大起义(第2/3页)  少年高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国的命运,他不想让更多的军人、青壮年死在国内同胞的手里,要死也应该死在抗日战场上。

    他已经知道,中国将面临最危险的时期,日本鬼子侵华的决心早已下达,现在只差时间和机会,而无论是阎-锡山还是张-学良根本都不具备与日本侵略者死磕的信心和能力。

    阎-锡山是有名的圆滑之人,喜欢在各势力之间来回选择,喜欢在三个鸡蛋上跳舞,根本不敢也不想拿出所有的部队跟日本人拼杀。

    而张-学良就更不用说了,之前放弃东北三省逃跑就已经让他的名声坏了,全国没有几个人会相信他突然发威不顾一切地阻挡日本人,也难以承担领导全国抗日的重任,他最多是一名将才而不是帅才。

    如果说之前还有蒋芥石尚有本事领导全国抗日的话,那么现在国民-党方面已经没有了领袖人才,只有依靠红-军才行。现在红-军已经隐隐成了全国最大的军事集团,在他们没有出川之前,也许他们不如东北军,可是从目前的几次战斗看,东北军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

    红-军一共只有三支主力部队,但这三支主力部队竟然可以三面出击,每一面都能所向披靡,都能打得敌人屁滚尿流,这战斗力远远超过他的想象。一般部队都是避免两线作战,而现在红-军却是三线作战。

    这不是红-军的指挥官傻,是因为他们有这个自信。

    傅-作义召集了几个亲信商量,有几个亲信已经知道了傅-作义的计划,第一时间站出来表示赞成,并威胁其他还在犹豫甚至准备反对的将领。

    最后经过傅-作义的一番说教,一番苦口婆心的规劝,终于属于他手下的军官都同意起义了。

    有了他们的支持,当傅-作义将其他部队的所有高级军官以召开军事会议的名义喊到会议室。

    一切都无可逆转,面对威风凛凛的傅-作义,面对他手下那些阴冷的亲信,面对会议室外那些警卫员手里黑洞洞的枪口,很多军官都不得不签字同意起义。

    傅-作义也不管那些来自各个军阀的军官是真心跟随自己还是假心假意跟随自己,他立即下令通电全国——战场起义,他所率的四万部队全部加入红军!

    实际上他有点吹牛,因为能够加入红-军的只有那些已经到了信阳城附近,已经接近东双河镇的部队,那些还远在阜阳、六安甚至远在合-肥的部队虽然名义上是属于他所领导,但他们根本不可能真的跟着起义,他们还在其他军队中间呢,真要起义,立马就会被周围的军队给歼灭了。

    当然,这是一个小插曲,毕竟没有过来的部队连一万人马都不到,跟着他起义的还是不少,足足有三万两千多人。

    收到这份通电,重-庆和南-京的人心态自然完全不同,但也有相同的感受,那就是大吃一惊。

    重-庆的毛润东、周煾来、朱总司令他们吃惊的原因不是东北军、西北军或晋军的起义,当红-军的实力强大,在战场上势如破竹的时候,阎-锡山的部队也好,张-学良的部队也好,还是冯-玉祥的部队也好,都有可能投降、起义。

    他们吃惊的是起义的带头人竟然是傅-作义,而且起义的部队一下子是三万多人。

    傅-作义是什么人,他可是阎锡山的心腹干将,曾经以一个疲劳之师抵抗奉军的2个师加2个旅对涿州的进攻,坚守该城三个月震惊全国。后来阎-锡山进攻老蒋失败,傅-作义的部队进入张-学良的麾下,但当这次阎-锡山、张-学良、冯-玉祥再次联合讨蒋后,傅-作义再次被阎-锡山重用,可以说阎-锡山对他有知遇之恩,但他却起义了,彻底脱离了阎-锡山。

    看着手里的电报,毛润东笑呵呵地说道:“这叫大势所趋,长江奔腾朝东去,浩浩汤汤奔流直下,是任何势力所不能阻挡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