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25章 又发生骇人的大事(第2/3页)  少年高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战斗爆发之后不久,不但英国就将抗议文件提交给了联合国。请求常任理事国开会讨论对阿根廷的制裁问题,要求阿根廷立即撤出侵占的岛屿并向英国道歉和赔偿,而且几个大国也发表了自己看法,以美国为首的国家措辞严厉地要求阿根廷立即退兵,否则将采取相关制裁措施。

    中国、苏联当然依然是一如既往地发表了敦促冲突双方在联合国框架内谈判解决相关争端,两方都必须冷静下来认真磋商,不要使矛盾激化。苏联还在申明中暗示英国占领马岛是不应该的,秉承了过去大英帝国的做法。应该坐下来与阿根廷好好谈判。

    从这些大国的反应可以看出,美国和法国政府是站在英国一边的,而中国则是坐山观虎斗,苏联暗地里希望双方打得越激烈越好。

    当然,中国其实也是和苏联一样的心思,只是中国人不说而已。

    当大国的目光都移到小小的马岛上时,对伊拉克政局变化的关注度自然减少了许多,很多人甚至都忘记了还有这么一回事。

    乌代因此而顺利上位,国内主要媒体开始不断刊登各个高官效忠乌代的文章,也刊登了不少普通民众对乌代的良好印象和希望他带领伊拉克人民走出困境的期盼。

    当然,媒体也恢复了对乌代战神的吹捧,那些说腻了的英雄事迹再一次在媒体上铺天盖地,乌代的大幅相片开始在全国各大城市悬挂起来。

    看到局势一步步朝着自己理想的方向迈进,乌代高兴极了,心里对郭拙诚的安排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特别是发动政变的时间拿捏得如此准确,几乎与马岛战争爆发同时进行,从而大大转移了人们的注意力,实在太神奇、太美妙了!

    乌代坐上总统宝座,虽然法理上不是很能占住脚,但情理却很名正言顺。因为在中东国家里,极大多数国家都是王室控制的,他们的权力交接不是父传于子就是兄传给弟。

    伊拉克虽然早就推翻了王室统治,但伊拉克人心里还是认为这种事理所当然。特别是现在萨达姆总统死于非命,人们的同情心泛滥,认为萨达姆很可怜,其权力不交给他的儿子实在说不过去。

    不知道乌代就是幕后凶手的老百姓们在一瞬间就忘记了萨达姆的劣迹,与中国人一样,他们奉行的是死者为大的思维。萨达姆生前做了再多的坏事也不足为奇,人们之前将伊拉克从富裕带向贫穷认为是萨达姆穷兵黩武引起的,如果不跟伊朗死磕,伊拉克肯定不会这么贫困。但现在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将罪责全部归罪于伊朗,是伊朗惹火了伊拉克,侵犯了伊拉克的利益,这才导致萨达姆总统指挥军队杀向那边,萨达姆行的是正义之举,是伊拉克的英雄。

    在郭拙诚的建议下,乌代也只好顺着民意开始大肆吹嘘萨达姆生前的英雄事迹,述说萨达姆总统发动两伊战争的无奈,同时刊登出许多萨达姆为了伊拉克人民而忍辱负重的事迹,以此证明萨达姆是一位英雄的总统,一位值得怀念的总统。

    当然,在文字里也不时夹杂一些他是如何器重乌代,对某些违法乱纪的官员是如何教诲的,是如何挽救的。这些文章不时在暗示人们:新的政府要对那些不听萨达姆总统规劝的官员追究责任,会让他们尽快下台。

    但是,伊拉克的事情并非真的一帆风顺,就在乌代坐上总统宝座不久,英国正在为收复马岛而进行全国动员的时候,巴格达又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一件郭拙诚都没有“预计”到的、前世所没有的大事:

    4月8日上午,“奥西拉克”原子反应堆巨大建筑群的前面大门口驶来一队送物资和给养的大卡车队。这五六辆大卡车载重量巨大、体型魁梧,体积是常规卡车体积的十倍以上。动力更是强劲,发动机一发动,即使是怠速运转,水泥地面也不住地颤抖。

    近一人高的轮胎就足以让人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