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71章 雄心勃勃(第2/3页)  少年高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要留住大部分农民,一方面我们要加大化肥、优良种子、农药、农业机械的发展,尽快提高农业产量。另一方面就是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让农民感到种地有利可为、有利可图。加上人们普遍有一种故土难离的心态,有一种对陌生地方畏惧的心态,加上亲情的影响,就能大大减缓他们离开农村的步伐,能留下更多的人在农村。”

    郭拙诚没有说“取消农业税”、“取消农民的迁徙限制”等激进措施,只说了“减轻农民的负担”这个中性而模糊的说法。

    他继续说道:“减轻农民的负担还好说,对于提高农产品价格的问题则涉及几个问题:那就是城镇居民特别是家庭困难的居民、效益不好的企业职工能不能接受粮食、肉类、蔬菜的价格变化?会不会给国家的经济建设带来严重损害,会不会给国家财政带来沉重负担?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我们能接受高粮价吗?高粮价的后果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

    我认为执行高粮价利大于弊。如果真的这样,我们就要采取相关的应对措施:首先就是工人和企业职工的最低工资或者说标准工资要改变、要提高,或者国家财政对生活贫困的城镇居民进行粮食补贴,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应付这个变化。才能尽可能地减少他们的怨言。

    这是一个明显的弊端,显然会增加国家财政负担。

    但这个负担是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减轻甚至从其他方面来消除的,我等下再做详细的解说。我现在要说的是高粮价对其他国家的影响以及在我国有可能产生的好处。

    我们现在最担心的是高粮价会压垮经济。但是日本、英国和欧洲很多国家都是执行的高粮价政策,结果他们的经济一样高速发展。现在南朝鲜也是开始执行高粮价,其农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迅速增加,这些国家都没有因为高粮价而出现经济崩溃。

    回过头来再说我国,我认为高粮价的好处其实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果我国执行高粮价,那么农村的很多问题迎刃而解,特别是农民的收入会极大提高。广大农民的收入增加了,他们就会产生巨大的购买力,就势必促进企业、工厂的发展,因为工厂的产品有了无限的农村市场。到时候,我们无须完全依靠外贸来拉动的经济,而仅仅靠农村新增的内需就能产生巨大的拉动力。有了商品流通,有了市场发展,我们政府的收入特别是税收收入就会大增,财政收入大增,在一定程度上就能弥补给那些贫困城镇居民的粮价补贴,也能减轻我们政府的支出压力,改变国内各阶层之间的财富分配。

    可以说,我们的市场是相互联系的,不是简单割裂的,不是说农民得到的钱多了,国家财政的收入就少了,工人就会因为支付高的粮价而变得贫困。古代有人说天下财富是定数,有的人获得的财富多,另一部分人获得的财富就少。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财富是大家创造的,只会越创造越多,总数会越变越大,农民富裕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反而会大大增加。

    其实,让农民富裕也是我们的目标和努力方向,只有让农民富裕了才能减少贫富差距,如果我们故意压低粮价不涨,可让化肥、农药、柴油、种子、农机等等这些必须由工厂、企业生产的产品的价格怎么办?也压住它们不让涨吗?

    如果压住了这些商品的价格,势必损害了生产这些产品的企业利益,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就不高,他们生产的产品质量和数量就更加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也让我们缺粮的问题就永远无法解决。

    可是,如果我们不压住这些商品的价格而让它们跟着其他工业商品的价格一起升,那农民就更加买不起农业生产必须的化肥、农药、种子、农机,他们就会更绝望,他们就更会一窝蜂地涌向城市,宁愿去赚一个月几元、十几元的低微工资,就不会给土壤施肥,不会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