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32章 与大佬畅谈大政(第2/3页)  少年高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过去了。

    在讨论中,郭拙诚认为眼前两位大佬的方针是正确的。他们都是先从解决民生问题开始,再向其他领域发展。也就是新建或改制企业在需要资金的时候,国家首先保障农业、畜牧业相关企业的资金需求,如化肥厂、农药厂、农业机械、兽药厂,大型养殖等等,然后是日常用品企业,最后才是大型企业。

    郭拙诚完全赞同,并多次表示从下而上的投资是正确。

    郭拙诚从前世记忆中知道,今后的几年是物资最匮乏的时期,无论是粮食、油盐、衣服、牙刷,还是自行车、洗衣机、电视机都大幅度地涨价,最难受的就是涨了价还没有地方买,因为没货!

    现在两位副总理关注民生,讲资金更多地向民生方面倾斜显然是对的。

    不解决老百姓的温饱问题,不解决老百姓吃穿住用的问题,一切改革都市空中楼阁,很可能会激起老百姓的不满,导致保守派疯狂进攻,很可能将来之不易的改革毁掉。

    想到这些,郭拙诚心里甚至都有一点点负罪感,有点后悔自己过于看重小圈子的利益,太注意自己所领导的三机部,讲宝贵的资金用于建设住房什么的。

    不过,这点点负罪感很淡薄,很快就被郭拙诚以更堂皇的理由给驱散了:一个大国必须有强大的国防,有了强大的国防,国家才能更安全,老百姓才能更稳定。更何况现在军工企业是赚钱的,只有他们的日子好了,他们开发的产品高级了,国际上才会有人买,这样形成良性循环,才能赚到更多的钱为国家服务,才能更好地反哺国内的老百姓。

    所有人都知道军火生意的利润是最高,具有百分之百利润的民品很少,而军品的利润大多数都超过百分之百。现在销售到伊拉克、伊朗的武器,有的利润甚至达到了百分之五倍!

    虞罡秋、程蕴两位大佬没有注意到郭拙诚内心的变化,两人还在议论着在全国布局哪些企业,如何布局才是最好。议论着从国外引进哪些生产线,从哪些国家引进最好,既可以节省资金,又能在政治上获得好处。

    在这里,他们三人甚至还讨论了如何取消价格的双轨制,什么时候改变城乡商品价格的剪刀差。

    所谓的价格剪刀差,是指国家人为地将来自农村的产品定得很低,而城镇生产的产品却相对较高。自开国以来,政府就对广大农民进行的这种价格方针,让农民吃了不少苦,但也实现了国家的原始积累,并用这些积累建起了一个有完整工业体系的大国。

    可以上,没有农民吃苦耐劳,没有农民的大力牺牲,没有执行价格剪刀差的政策,中国想在一穷二白的基楚上发展起来肯定是不可能的。

    从这一点来说,广大农民是吃了大亏的,而且吃亏一直吃了几十年,早就应该改变这种状况。可是,三人更知道在现在这个时候还不能一下子消除价格的剪刀差,因为现在很多企业的利润太低,效益太差,如果放开农副产品价格,很多工人的生活会更苦,甚至比农民还苦,有的恐怕真可能会饿死。三十元一月的工资怎么可能养活一家人?

    只能让农民再辛苦一段时间,只有等待国家的各种物质丰富了,等到大多数企业的效益好了,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民,大家都有饭吃都有衣穿了,价格的剪刀差才能消除,各种产品的价格才能由市场来决定。

    重生而来的郭拙诚知道,前世真正消除这种价格上的剪刀差,直到2008年之后才解决。

    谈完这个,三个人不知不觉又谈到了郭拙诚主持的武器销售。有了郭拙诚刚才承诺的下个月销售十亿美元武器,程蕴副总理的心情很不错,兴致勃勃地讲了一番如何把这些钱用到实处。

    虞罡秋作为国家计委主任,也兴奋地说着有了这笔钱该改建、扩建几家企业、工厂。

    军(火)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